• 005252290/2021-00045
  • 郑州市体育局
  • 政协提案
  • 2021-10-27
  • 2021-10-27
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626号提案的答复

 

 

 

 

郑体提字〔2021〕10号                  签发人:李红轩

 

办理结果:A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次会议20210626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路委员

您提出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健身

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十三五”以来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郑州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身条例》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为人民群众提供环境优美、方式多样、安全可靠的体育锻炼健身场所为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近年来,郑州市体育局采取政府资金引导,体彩公益金助推,社会多元投资的方式,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省市体彩公益金共投入2.1亿元,为郑州市923个城市社区,112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健身路径1289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覆盖率100%累计为全市1792个行政村安装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237个,覆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 对全市86个乡镇建设了乡镇体育工程完成社区活动中心建设108个,建设智能健身驿站52个,多功能运动场(可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多项运动)135社会足球场地260余个,升级改造智能健身步道10条;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一批示范工程,老年体育健身示范园、体育健身广场、体育公园惠济区古树苑、中原区陈五寨体育公园、二七区馨悦园和高铁体育公园、高新区中心活动广场、中原区涵秋公园等健身活动中心等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园区涵盖了多元活动场地、健身跑道、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形成全民健身设施扩容升级工作进一步优化,融入体育元素的各类型公园、绿地数量不断攀升,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截至2020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1.96平方米。

与此同时,在体育设施建设上也存在部分短板,比如:体育设施规划滞后,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大型体育场地不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等。

二、下步主要工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下步,我们将积极对接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园林、城市管理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投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进公园、绿地、河道等地的力度,补齐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短板,为群众健身锻炼提供便利。

(一)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重点,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其中,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不少于5个,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完成县市“两场三馆”和市内各区“一场一馆”建设改造任务,进一步提高覆盖率;新建社会足球场210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达到0.9块;完成乡镇/街道及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200个,新增配置智能健身器材等智能设施设备的智慧健身设施150处以上;逐步打造完整的城市社区“十分钟健身圈”。

(二)加强健身设施更新维护根据《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11),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加强全市器材维护和巡检,保持健身设施完好率。对达到使用年限的全民健身设施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安全的健身设施和健身环境。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一是加快出台《郑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0)》,目前,该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2020年3月14日,经积极争取,《郑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0年)》在市政府2020年第一次规划联审联批会议研究,会议确定该专项规划要与在编的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充分衔接、融合,结合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进行编制,同时,公共体育用地选址实施分级管理,各区政府负责按照有关刚性指标全面落实公共体育用地选址。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会议的指导性要求,重点工作是把专项规划纳入郑州市国土空间整体规划,加快完善,补齐短板,把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力争专项规划早日过会。二是积极对接郑州市园林局及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郑州市公园绿地市民健身体育设施设置及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郑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

(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措施,推动智能化管理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确保“有人建、有人管”,提升群众健身满意度。一是确保全面开放健身场地,不擅自改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基本功能,政府投资和享受政府补助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应保证全年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二是推广智慧管理,用好“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等资源,加强客流统计、安全管理、培训管理、赛事服务和开放管理等功能,儆好人员信息登记和人流监测,逐步实现进出人员可追溯。三是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进行统一运营,合理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解决“安全如何保障、事故由谁负责、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四是完善配套服务,通过自营、合作等多种方式,提供餐饮商品零售、休闲服务等,支持运营管理机构依法依规增设更衣室卫生间、器材室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20211026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体育局             邮    编:450000

系 人:李俊慧                   联系电话:67887191

   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郑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11026日印发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