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志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针对您的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情况
根据您的提案建议,重点就北宋皇陵、郑州商城遗址、后周皇陵和明代周藩王府宗室墓等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工作介绍如下:
(一)北宋皇陵
一是抓好规划编制执行。2007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宋陵保护规划纲要(2007—2025)》和《宋陵保护总体规划》。2017年6月,《宋陵保护总体规划(2010—2030)》最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严格按照总规要求,加强各类建设项目的管控,严格按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二是落实文物安全工作。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全市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成立北宋皇陵管理处(正科级单位),正式编制人员54名,并聘请文物保护员99人,负责北宋皇陵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升技防能力筹集5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宋陵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成立文物派出所,编制人员14名,负责北宋皇陵及全市文物犯罪打击工作。下一步将积极协调巩义市委、市政府提高管委会规格。三是实施文物保护和生态保遗工程。开展了永昌陵、永厚陵环境整治工程,永昭陵环境提升工程、永定陵生态文化公园、赵普生态文化公园等项目。目前各个项目规划范围内征地拆迁、附属物补偿已完成,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推动红线范围内,养殖场与企业的搬迁工作,目前74处养殖场已拆迁完毕,43家企业已列出拆迁计划3年拆除完毕,2021年底拆除26家。四是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近年来,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零散石刻保护房,强化了对北宋皇陵零散石刻的有效保护。投资129.6万元在北宋皇陵陵区建设了7座保护用房,设置保护站点;投资813.23万元对永定陵神道及停车场、永熙陵神道、永昭陵后陵道路进行改造;投资182.2万元对永定陵、永熙陵、永昭陵后陵修建绿色保护网。争取国保专项补助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实施永昌陵环境整治工程。
(二)郑州商城遗址
为科学保护商城遗址的城墙本体,2011年我局就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郑州商城城垣遗址保护展示方案》。根据方案,近年来对郑州商城遗址开展了一系列的遗址保护和周边绿化工程。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是河南省、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点项目和具体举措。该项目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促进文化旅游创意和服务行业集聚发展,为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强化文化支撑。目前,郑州市已投资近200亿基本完成了文物保护、征迁、环境提升各项工作,局部区域已于今年五一对社会开放,服务社会群众效果良好。
“两院”是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建成后将成为介绍郑州商城发展历史、展示郑州商城出土文物、面向市民进行文物知识普及教育和开展商城遗址及文物保护学术交流的平台,成为郑州商城的研究、保护、展示、宣传中心,提高人们对商代王城遗址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郑州商城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城墙及两侧的开放空间、绿化带,将属于商代王城遗址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城市更新中,正在成为郑州市区新的活力空间,容纳着市民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除此之外,遗址公园的道路与公共空间也为城市短途通勤人群提供了交通便利。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在做到本体保护与环境改善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的绿肺和市民喜闻乐见的乐园。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阐释郑州市独有的文化元素,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三)后周皇陵
位于新郑市城北18公里郭店镇陵上村附近。现存陵墓4座,即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嵩陵,后周太祖郭威墓,现存冢高10米,周长105米。庆陵,后周世宗柴荣墓,现存冢高约10米,周长105米,墓前现存33通石碑。懿陵,后周世宗皇后符氏墓,现存墓冢高3米,周长约20米。顺陵,后周恭帝柴宗训墓,现存墓冢高4米,周长40米。后周皇陵规模较小,仪设比较简单,可能与郭威、柴荣体恤民困,崇尚简约之风有关。后周皇陵保存相对完整,为研究五代时期陵寝制度提供了考古资料。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2月对后周皇陵懿陵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将其建设成公共游园,既确保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又为村民提供了一处休憩游玩的好去处。2021年4月新郑市委托河南兴盛古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后周皇陵—嵩陵、庆陵环境整治设计方案》,现已报省文物局批准,正在申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四)明代周藩王府宗室墓
明代周藩王府宗室墓葬分散于葬于禹州、开封、郑州荥阳等地。位于郑州市二七区的周悼王墓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二七区已编制了文物保护规划,拟开展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位于荥阳市的武温穆王壁画墓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文物保护规划和保护维修方案均已编制完成,正在实施本体保护维修工程。此外,位于荥阳贾峪镇的周靖王陵、周懿王陵、周惠王陵、周庄王陵均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推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来,我市以黄河战略统领全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全局发展,不断深化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积极开展夏文化研究和石窟寺、宋陵保护等专项工作,工作总体谋划和重点项目如下:
(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了黄河战略重要部署。郑州市提高站位,积极行动,将落实总书记黄河战略上升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研究确定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总体谋划。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郑州市立足黄河之中、五岳之中的山川地理中心区位和“早期中国”的文化优势,在国际层面,积极申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构建世界大河流域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在国家战略层面,联动全流域、辐射全中国,共同唱好“黄河大合唱”;在河南省内,引领郑汴洛,共同讲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在郑州层面,立足发挥“山、河、祖、国,早期中国”(山“中岳嵩山,天地之中”;河,是指“母亲黄河,民族之魂”;祖,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国,是“河洛古国,文明之源”)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积极构建以文物保护利用为引领的沿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两带一心”城市文化总体格局,实施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重点依托双槐树“河洛古国”、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大运河郑州段等保护展示,建设沿黄文化遗产廊道,着力支撑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二)全面做好巩义宋陵保护利用工作
目前,我市正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宋陵保护总体规划》,全面开展宋陵保护利用工作。一是建立工作台账督促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做好问题整改。二是全面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实施陵区保护范围内拆迁整治和土地流转,推动集约化经营。三是实施生态保遗工程。积极谋划推动永安陵、永熙陵、永裕陵、永泰陵、包拯墓、寇准墓、高怀德墓等7处陵园的环境整治,加快建设北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群。四是更新理念,加强传承弘扬。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宋陵大遗址策划——概念性规划一体化项目计划书》,在保护好遗址本体、整治好遗存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宋陵文化宣传展示、产业发展、文旅融合整体规划,结合科技保护、数字化展示,促进基础保护向综合展示利用和文化传承弘扬转变。
(三)建设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我市实施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为引领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积极促进文化旅游创意和服务行业集聚发展,为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强化文化支撑。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是遗址公园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域,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目前我市已重点完成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西城垣、南城垣、东城垣和宫殿区文物本体保护、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近两年,郑州市先后完成投资近200亿基本完成了文物保护、征迁、环境提升各项工作,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见成效,已于今年五一局部向公众开放,服务社会群众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加快推进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便民服务和文化旅游产业配套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呈报审批,恳请国家文物局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四)积极做好夏文化研究和石窟寺保护
一是夏文化研究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夏文化遗址研究计划,我市有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巩义稍柴遗址、新密古城寨、高新区东赵遗址、巩义花地嘴遗址6处入选,体现了郑州地区在夏文化研究中重要地位。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夏文化研究专班,统筹研究、指导全市夏文化研究工作。积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考古发掘计划,积极夏文化研究关键遗址考古发掘和考古工作站建设。同时,已经启动稍柴遗址、花地嘴遗址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夏文化遗址保护规划覆盖率百分之百。二是加快石窟寺保护工作。巩县石窟(文保单位名称)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市唯一一处石窟寺。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石窟寺保护工作部署,我市下达专项资金启动了巩县石窟数字化保护工程,将在详细数字化扫描、建档的基础上,深化基础研究,建设数字化展示场馆,实施数字化展示、弘扬工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