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贵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关于积极引导我市校企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郑州市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努力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中起高峰,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高企达到4130家,增长41.4%;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1%,增长16.9%。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出台专项政策保驾护航
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的行动方案》、《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郑州市鼓励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措施》、《郑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创新主体创新创业、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活动分别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全力支持我市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吸引青年人才来郑就业创业方面,重点瞄准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等优秀青年群体,注重事业引才、平台聚才、环境留才,加大青年人才储备力度,2022年,新引进具有博士学位青年人才1500名,新培养不少于3万名青年数字人才,新吸引20万名青年人才来郑创业就业,利用5年左右时间,全市新增青年人才100万人;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方面,围绕我市现代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在支持研发投入方面,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并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投入补助;在科技成果转移方面,按照技术交易合同给予技术输出方最高50万元、吸纳方最高100万元、中介方最高100万元资金补助。
(二)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畅通合作渠道
为深入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畅通创新主体作合机制,2019年谋划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2021年12月正式挂牌运营。目前,已组建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完成线下场馆建设并投入使用,打造有交易展示、直播路演、机构聚集和技术经理人培育等功能区;线上平台已进入测试阶段。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强信息精准匹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高校提供技术服务搭建对接平台,目前,已征集梳理省内外近5000项可转化科技成果、200多项技术能力清单,2022年1-6月份,郑州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64亿元,同比增长126%。
(三)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促进校企合作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市场导向、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对促进技术转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机构予以认定资助,分别给予省级50万元、市级30万元的一次性新认定补助。目前已累计培育技术转移机构58家,其中2019年政策实施以来培育省级20家、市级18家。
(四)启动中试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
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具有一定规模、支撑产业化能力强的中试基地,面向社会发布中试服务清单,为行业提供中间试验、二次开发试验、计量检测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河南省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等郑州市6家单位获批建设河南省中试基地。
(五)产出一流科技成果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支持创新主体产出一流科技成果,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鼓励其将收益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和对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制定出台《郑州市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配套奖励办法(暂行)》,推动科研人员创新创造,2019年新政实施以来,我市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占全省获得国家奖的45.5%;获省科学技术奖540项、占全省的60.5%,其中省一等奖47项、占全省68%。
(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补助专项,引导企业、高校院所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创新力,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支持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2019-2021年共计补助16.40亿元,其中对企业补助14.84亿元,对高校院所补助1.56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设
1.搭建技术成果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技术要素流通枢纽。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一网一厅多驿站”为载体,集成“交易、展示、共享、服务、交流、孵化”功能,打造核心交易服务体系,形成创新资源聚集效应,提供包括评估、咨询、匹配、投融资等一揽子科技服务,为推动科技成果与技术需要快速匹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推动技术需求和服务能力精准对接。通过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广泛征集急需突破的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企业技术需求,梳理一批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和技术能力清单,并在郑州技术交易市场“高校院所”专区进行发布。通过技术交易市场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将成果技术成果供需进行精准匹配,推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加强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合作。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校企合作
修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措施,加大激励补助力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体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大技术交易补助力度,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结合市场需求转化科技成果。制定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联合有条件的高校院所或机构平台以实操为导向,积极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工作,同时联合人社部门研究激励技术经理人发展的职称评价通道。
(三)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活动
持续实施引导激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活动,将没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作为重点辅导对象,聚焦问题、靶向整改。支持龙头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一批前沿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领支撑产业发展。
(四)持续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持续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设立市场导向、机制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头部、龙头企业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加强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制定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管理评价制度,建立促进技术转移的工作导向,切实发挥技术转移机构中介服务的角色定位。
(五)建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研究制定规范技术合同登记管理和大额合同审核的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调动现有技术转移、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载体平台对技术转移的支撑作用,打造遍布全市的服务支点,引导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登记服务工作。
感谢民建郑州市委员会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把贵委员会的相关建议进一步融入我市科技工作中,更好地促进郑州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谢谢!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