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186/2022-00062
  • 郑州市水利局
  • 提案,政协提案,答复
  • 2022-09-07
  • 2022-09-07
关于进一步推进郑州市生态建设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555号提案的回复

王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郑州市生态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超前部署,启动生态水系建设

郑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生态水系的建设,2006年开始启动了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立足水情实际,先后实施了一大批生态水源和河道治理工程,累计治理城区内部9条河道108.34公里,使河道达到了防洪标准,满足了城市防洪的需要,改善了河道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

同时,依托邙山、花园口等黄河提灌站和生态水系输水工程,年均调引上亿立方米的生态用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市区南部金水河、熊耳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以及市区北部魏河、索须河、东风渠、龙湖等河湖水体,初步形成了“六纵六横三湖”接近自然生态的城市河湖连通体系。

二、坚持规划引领,构建水利规划体系

为高质量推进郑州水利发展,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新老水问题为目标,一是系统构建了“1+4+8+N”郑州水利规划体系总体架构,包括《郑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4项总体规划、8项专项规划、多项专题研究。目前,《郑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层面包括水资源综合规划、水系规划、城市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其中,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高标准编制郑州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郑州市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为水系规划编制打好基础。专项规划层面包括节水行动实施方案、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南水北调水资源利用规划、非常规水综合利用规划、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水旱灾害防治规划、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贾鲁河综合规划,其中6项已编制完成,今年将编制完成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和贾鲁河综合规划。二是聚焦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徐立毅担任组长的郑州市建设核心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其中,由副市长李喜安任防洪工程与水资源专项组组长。专项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精心编制了防洪工程与水资源专项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三是着眼满足未来郑州1500—2000万人口规模需要,统筹谋划9大类项目,系统编制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水资源配置及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并于2020年6月9日通过了省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

三、坚持节水优先,大力实施节水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我市始终把节水作为解决郑州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首要之策。一是出台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10月13日,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出台《郑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节水行动领导小组,坚持高位推动、系统发力。召开全市动员会,建立节水行动局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域、全业、全程、全面、全民”五维节水行动,将节水融入到取、供、用、耗、排,乃至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二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刚性约束,持续强力压采地下水,建立了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设置监测井274眼,对地下水水量、水位进行实时监测。近几年来,郑州市累计压采地下水9648万立方米,封填井数3225眼,主城区地下水开采率下降到57%,在水利部2020年对全国37个深层地下水超采城市监测排名中,郑州第二季度地下水回升4.25米,第三季度回升4.61米,均全国排名第一;第四季度回升3.64米,全国排名第二。三是强力推进各领域节水。以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县、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为重点,投资6.58亿元打造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推进灌区节水改造,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农业灌溉利用效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2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7万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1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8,远超全国0.559、全省0.616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0.56约束性指标。加快重点企业和园区节水改造,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推广节水和中水回用技术,万元GDP用水量降至8.18立方米,在全国居于先进水平。四是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通过完善“双控”目标责任与考核体系、构建水资源承载状态预警机制、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强化节水监管职能,提高用水和节水的精细化管控水平。五是牢固树立节水型社会建设理念。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市16个区县(市)全部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以水利行业节水型机关创建为带动,累计创建各类节水载体创建354个;切实抓好水情宣教,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成功创建“贾鲁河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四、坚持项目带动,优化水资源配置布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等指示要求,坚持“优水优用、先看后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以用好用足黄河水、扩大利用南水北调水、合理利用本地水、加大利用非常规水为重点,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形成了“南水北调水主要保障生活用水,黄河水和本地水主要保障生产用水、生态用水,非常规水主要保障生态用水、工业用水,城镇自备井主要保应急用水”的用水结构。一是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统筹黄河水资源指标,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是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统筹配置7个供水口门指标,扩大南水北调水受水区面积,保障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实现“优水优用”;大力协调推进南水北调新郑观音寺调蓄工程,提升南水北调水资源调蓄能力;依托现有的5座南水北调中线退水闸向相关水系退水,谋划实施十八里河、贾峪河等退水闸与相关河湖连通工程,提高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利用效率。三是循环利用河湖水。谋划实施圃田泽水循环、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索河上游水系连通、西南区水系建设连通等工程,加快打造互联互通的水系网络,让郑州的内河(湖)水系“连起来、动起来”,实现环城生态水系的动态循环,提高生态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四是加大利用非常规水。通过建设再生水利用三环、四环管线等工程,扩大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标准,扩大再生水、雨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使用区域和范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

五、坚持品质提升,稳步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的建设目标,我市坚持“五河共建”理念,系统谋划治理全市河湖水系,高标准打造现代生态水网,高质量推进河湖生态建设。以“深入挖掘贾鲁兴水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着力绘就美丽郑州百里绿水青山画卷”为目标,强力推进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工程全面进入收尾阶段,96公里水岸交融、绿色和谐的水生态景观初步呈现;牛口峪引黄工程干线建成通水,石佛沉砂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工程完工试通水,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基本建成,循环通畅的水系网络基本构建,为落实“先看后用、循环利用、一水多用”打下坚实基础。统筹推进全域水系建设,潮河、贾峪河、索须河、双洎河、溱水河等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以索须河为试点,陆续实施了索须河天河路节点景观提升工程、索须河北四环桥节点生态修复提升工程、索须河花王桥至中州大道生态提升工程和索须河中州大道至祥云寺段生态提升工程等四期河道生态提升工程,通过对河道河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建设健身游憩设施,传承运河文化,建设静谧怡人的河道空间,打造展示运河风韵的丰水河道,“水清、路畅、岸固、滩绿、景美”的生态之河面貌已经显现。

为从根本上改变贾鲁河的生态环境,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幸福河”“五河”建设目标对贾鲁河进行综合治理,打造百里青山绿水长廊。贾鲁河综合治理系统修复工程建设将“五河理念”贯穿始终,治理后贾鲁河市区段防洪标准将达到100年一遇,构建从内到外“林堤滩水”连续的自然生态格局,打造“一带、六山、六湖、六岛、九岭、十二园”的整体景观布局,挖掘贾鲁河千年古河灿烂的兴水文化,塑造贾鲁河图文化品牌,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幸福河。目前,贾鲁河治理效果已经显现,成为横穿郑州的绿珠链。

六、坚持机制创新,持续强化河湖监管能力

按照“全面、扎实、率先、有效”的工作思路,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全面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一是以“八长一员、七支队伍”为主体,建立完善全水域河湖长组织体系,全市共设立河湖(库)长2621人、巡护员1657名、沟渠长473名。二是出台《郑州市市级河长履职尽责“两函四巡三单两报告”工作法》,及时发出巡河提示函,定期通报河湖断面水质,引导督促各级河长切实履职尽责,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河湖问题。三是修订完善《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深化探索“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等管护机制,增强了河湖监管保护能力。四是以“三清两查一督”为抓手,“河湖清四乱”“三污一净”等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通过“河长带头清、部门联动清、司法介入清和媒体监督检查、社会参与查、纪委介入督”等措施,有效推动了河湖“四乱”问题的早发现、快整治。“清四乱”开展以来,先后清理整治黄河“四乱”问题501个,其他河湖“四乱”问题454个,其中,“法丽兰童话王国”乱建整治被最高检评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黄河水域岸线利用项目整治涉及郑州61项,列为拆除取缔类的荥阳古柏渡“蹦极塔”违建已全部拆除,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雁鸣湖综合整治,湖区涉及71个点位222个“四乱”问题全部销号,全市国控、省控断面稳定达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全市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七、存在的问题

但是,郑州市生态水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西部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水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功能布局的实现。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视察黄河重要讲话精神,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聚焦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围绕“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城市功能布局,坚持“四水同治”“五河共建”,抢抓发展机遇,突出规划引领,强化项目带动,严格行业监管,构建“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现代化水系网络,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民生水利发展,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一)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坚持节水优先,强力推进郑州节水行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统筹推动节水行动深入实施,全面提升节水水平。一是突出重点领域抓节水。以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水效提升;以持续实施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水效提升;以老旧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器具普及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活水效提升。二是突出示范引领抓节水。以创新发展、彰显特色、示范引领为核心,通过实施“管理节水示范、市场节水示范、科技节水示范”三类六项提升示范项目,带动全市节水、减污、增效。三是突出载体创建抓节水。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激励措施制定、长效机制构建,以“1+4”节水单元建设为载体,全方位推进全市节水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建立一套水资源管理长效机制,提升计划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统筹推进现代水网建设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等要求,聚焦“让郑州的内河(湖)水系连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的建设目标,坚持“五河共建”理念,系统谋划治理全市河湖水系,高标准构建全域生态水网,打造自然生态、人水共生的生态格局。谋划实施索须河、贾峪河、潮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等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以自然河湖、引调工程和调蓄工程为依托,实施一批水系建设连通等工程,加快构建“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水系网络。优化完善生态水系运行调度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科学、规范、有序、高效调度生态水源,为郑州的内河(湖)水系注入生态活水,使其真正的“活起来”,让郑州每一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三)深化落实河湖长制

围绕“四乱清、污染除、边界明、水质净、机制活”的目标,持续落实“两函四巡三单两报告”工作法,适时向河长发出履职提示函,每月开展81个河长水质断面监测,严格工作考核,压实河湖长“治、管、护”责任;修订完善“一河一策”;推广应用河长制信息平台,延伸对接各区县(市)信息系统与末端感知系统,实现监测感知、举报受理、自动考评的信息化;加强对各级河长、成员单位业务人员、河湖巡察员的常态化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等管护机制作用,促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见效。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三污一净”等专项整治,将“清四乱”进一步向一般河湖及农村小微水体延伸,逐步消除市域内“四乱”“三污”问题,稳步提升河湖水质,确保全市国控、省控、市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切实改善河湖面貌。

相信通过一系列河道生态提升实施,以及河长制湖长制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将全面提升郑州市河湖水系生态环境,逐步完善滨水空间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