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66/2022-00203
  • 郑州市教育局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建议,提案
  • 2022-10-20
  • 2022-10-20
关于“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0220744号提案的答复

郭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以郑州为中心建设‘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华文明全景式集中展示地具体措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根据我局职能答复如下:

在提案中您指出,重视研学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树立文化自信。坚持文化价值导向,丰富教学内容,增加郑州历史文化资源教育,研究开发历史文化类系列活动课程,丰富师生认知。创新学习教育方式,通过读物读本、讲座课堂、研学研习等活动,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打造学校教育项目示范,宣传推介优秀精品课程及项目,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针对以上建议,我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馆校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

一、郑州市开展社会实践和产教融合活动情况

(一)开展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命名工作。2017年,我局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准入管理办法》。并分别于2017、2019年命名了第一、二批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其中第二批命名基地包含10所综合实践基地和35所专业实践基地。命名的校外教育基地为我市中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

(二)开发校外教育精品课程。2018年,我局成立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中心,负责全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校外教育中心依托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校外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积极推进研学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发《天之中-郑研学》等多种研学类书籍。同时,校外基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开发面对中小学生的精品课程。如河南博物院结合展览设有“特约讲解”、“历史教室”、“华夏古乐”、“中原国学讲坛”、“中原历史文化宣讲团”等教育项目。黄河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华夏文明——黄河巨龙的缩影》系列课程,并由专人对来访学校、人员数量、时间、学习目的和课程安排进行前期的对接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能够安全、有效、顺利进行。郑州博物馆积极开发中小学博物馆课程,现有特色课程十余项,年开展校外课程70余场,其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城市文明、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对比、古代科技、节庆节日等六大种类。郑州自然博物馆通过馆内开展科普展览及科普活动,年接待量约11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占70%左右,团体参观约110个。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开设有公众考古体验,VR体验,植物捶染,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科普周系列活动,年接待观众约5万人次,团体接待200多场,志愿讲解200多场,其中学生团体50多场。

(三)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双进”暖心工程。为深入贯彻国家“双减”政策精神,切实提升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水平,郑州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双进”暖心工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筛选出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等15家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利用学生在校课后、周末及寒暑假时间,开展基地课程进校园、中小学生进基地活动。2021年12月,共有13家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深入21所中小学校开展进校园课程。其中郑州博物馆、河南自然博物馆等基地,依托场馆自身特色,将探究式学习教育理念与博物馆的科普教育课程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科普知识宣讲,课程设计新颖有趣,节奏合理,互动性强,课堂气氛热烈。2022年因为疫情原因,“双进”暖心工程暂未大规模开展,需要进一步协调财政部门,建立财政保障机制,为规模化开展“双进”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馆校共建活动。根据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特点,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命名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馆校共建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功能,使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通过开发研学课程、整理研学场地、制作研学手册、开展免费研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校外研学教育基地。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与荥阳市教育局签订“荥阳市中小学爱国主义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基地”,广泛开展学生进馆、展览进校活动。
(五)深入开展产教融合。近年来,郑州市认真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已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郑州市正在积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其中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新路径新机制,重点聚焦完善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二、今后的工作

(一)鼓励支持优秀企业、场馆申请省、市校外教育基地、研学基地。根据《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准入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先进单位或重大建设工程;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包括能够反映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原文化的场所;农业生态教育基地包括各类农业科研院所、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等场所;质量教育基地包括消费类产品的生产企业;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河南名牌产品企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内的企业;国家、省、市级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实验室;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企业等实施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质量教育场所。以上类型企业均可申报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其他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场馆也可根据自身特色,申请综合实践基地和专业实践基地。2022年下半年,我局将开展第三批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命名工作,我们将拓展更多具有文化价值导向,蕴含郑州历史文化的资源,经过专家评审引入更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资源。

(二)鼓励争取市县两级教育部门积极申请财政经费,购买命名基地研发的优秀教育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为了实现常态化助力“双减”,探索形成财政组织保障: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争取资金,为规模化开展“双进”项目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引进校外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对参加“双进”项目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贴。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校外教育场馆,按照现有渠道,统筹利用自用经费,争取“双进”项目专项经费纳入各自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增加服务规模和效益。

(三)进一步丰富研学教育资源。在现有研学教育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郑州的地理优势、文物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积淀,对郑州当地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开发一批以地方传统文化为特色,结合中华文明历史底蕴的研学项目,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成分利用企业、馆所等社会起源,打造一批校外教育精品课程,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再次感谢郭委员给我们提出的宝贵建议,研学教育可以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馆校合作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郑州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带入校园,为传统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2022年10月20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