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1532375/2022-00010
  •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 政协提案
  • 2022-08-11
  • 2022-08-11
关于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建设数字郑州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0220132号提案的回复

于建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建设数字郑州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数字郑州”城市大脑建设为统揽,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改革为抓手,以能力作风建设年和“三标”活动为主线,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努力提高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转型政策支持。一是落实转型战略。郑州市牢固树立数字化转型战略全局观,按照楼书记进一步深化实化具体化《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入开展“三标”活动,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数字城市标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郑州市开展“三标”活动、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数字郑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数字化转型”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三是制定发展规划。印发《郑州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规划》、《郑州市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计划方案》、《2022年数字郑州建设工作要点》,编制起草《郑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长期规划与近期计划结合、方向目标与方法路径统一,构建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带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总体格局。四是推进体制改革。根据我市数据信息类机构改革有关要求,对21个市直部门24个数据信息机构进行调研,初步摸清市直部门数据信息机构基本情况,完成《郑州市市直数据信息类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情况报告》。五是强化政策支持。2022年新出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实施方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数字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发力数字基建,夯实转型基础设施。郑州市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全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一是加快5G网络建设。成立了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5G产业链“链长制”和“盟会长制”,全市5G基站达到2.8万个,5G网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二是打造全国通信枢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达到1620G,位居全国第5位,建成4个超大型数据中心、1个大型数据中心、16个中小型数据中心,规划机架数量超过10万个,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形成了中部一流的算力设施。三是打造5G应用场景。45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省5G重点项目,“5G+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应用深度拓展,海尔新能源“5G+边缘计算”等8个项目入选河南省第一批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郑州格力“5G+智慧产业园与安全应用”项目荣获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三)建设城市大脑,全面优政兴业惠民。郑州市将城市大脑建设作为“优政、兴业、惠民”的强大引擎,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城市竞争新优势。一是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基础。形成全市统一的“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防线”,已建成拥有8.98万核计算能力和39.4PB存储规模的全市统一政务云,构建政务网、物联网、视联网“三网融合”的政务网络体系,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归集数据1200多亿条,交换数据1300多亿条。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累计监测阻断各类攻击上亿次,封禁地址40万个,主动探测发现并修复漏洞600余个,累计产生告警及阻断日志4000万次。二是加快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两年时间上线118个应用场景,开发159个系统,实现金融监管、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10个领域智慧化全覆盖,成为国内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跃居全国第10,两年晋级12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数智治理能力进入全国一线城市行列。三是打造掌上“数字政府”。“郑好办”APP累计上线服务事项1985项,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456.8万人,日活用户逾226万,累计办件申请量454万件,线上办结率达99.8%;今年线上发放优惠券4.5亿元,大力推动经济复苏;综合指标在全国100个城市APP中排名第七。“亲清在线”平台汇聚惠企利民政策934条,直接兑付资金51.1亿元。 “郑政钉”APP接入8.8万个组织机构,共计20万在线用户,四是实施“互联网+督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研发上线郑州市“互联网+督查”平台,形成“快速交办、过程监管、部门联动、高效精准”的督查闭环。3月28日平台正式运行至今,全市已累计办理598件督查任务。五是提升疫情防控技防能力。实现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行程卡“四合一”;便民核酸采样系统,优化采样流程,每个小屋减少2名信息采集员,节约大量人力、财力;全面推广应用场所码自助申领,累计发放129.24万个,基本实现无死角、全覆盖;上线推广药品药店监管系统,加强“四类药品”监管,注册激活药店4891家,累计登记购药113.6万人次。优化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追踪系统,共有 89.8万人纳入监管,有效防止重点人员失控漏管。六是以数据有序共享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作为国办电子政务办交办的一项重要工作,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密切联动,已编制完成《郑州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系统(一期)规划方案》和《郑州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系统(一期)项目实施方案》,配合市应急局打造数字化防汛平台,实现扁平化指挥和防灾减灾救灾精准部署。该平台于6月23日上线,累计录入救援队伍77支、防汛责任人38899名、防汛仓库19座、避难场所132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81个、应急专家537名,拆解各类数字化预案11份。上线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66条。除国家、省数据回流外,市级累计归集数据21类,包含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城管局、市地震局等10个局委292项字段信息。

(四)创新治理模式,推动网格化基层治理。一是构建“一体系”。 5月17日,郑州市委提出建设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7+N”工作体系,明确了目标任务,部署了八个方面19项具体工作。二是成立“一专班”。由郑州市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全市各部门、各区县(市)50余人,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强力攻坚。三是织密“一张网”。按照“地域全覆盖、人员全覆盖、事务全覆盖、组织全覆盖”的原则,组织划分三级网格,构建了210个一级网格、3551个二级网格、18314个三级网格、59566名网格员的三级网格运行体系。四是绘制“一张图”。依托统一基础地理信息(GIS)平台底图对各级网格四至边界进行矢量化处理,绘制网格化电子地图,形成全市统一、多方共享、动态更新、精准识别的电子网格“一张图”。五是建设“一个库”。依托城市大脑基础底座,加大数据归集力度,建设“人、地、物、事、情、组织”六要素数据库;以公安“一标三实”数据为基础,利用经纬度坐标将实有房屋匹配至三级网格,实现楼栋的分层分户和人口数据挂接。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匹配了1164万人口(户籍)、112万栋建筑、522万间房屋、45万个单位。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的目标任务。六是开发“一平台”。开发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运行管理平台,依托“郑政钉”APP上线数字化网格工作台,实现人员信息数据采集核查和问题隐患排查上报等功能。依托“郑好办”APP上线“随手拍”,让企业群众共享共治。七是打造“一批试点”。在惠济区、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中牟县等区县(市)试点运行,高新区、荥阳市、金水区、郑东新区自建平台运行平稳,与市平台对接打通,人户核查、场所码反扫、台账管理、任务排查、网格疫情防控、基层社区防汛等应用场景发布上线、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五)主攻智能制造,加速产业转型步伐。郑州市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施“三大行动”,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一是实施智能化改造行动。每年对200家企业上门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带动实施100个以上智能制造项目,加快形成“一行业一平台一解决方案”。富士康郑州工厂、海尔热水器工厂获评全球“灯塔工厂”,3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相关试点示范,28家企业获评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模式项目,101家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二是实施上云上平台行动。从建平台、用平台两个方面发力,努力打造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赋能体系。目前,已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家,2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18家企业获评国家工业互联网相关试点示范,带动全市上云企业超过5.4万家,占全省1/3以上。三是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培育了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15家省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集聚了35家省级企业上云服务商,各类供应商占全省的80%以上,引导供应商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及产品,建立智改数转知识库、方案库、案例库,形成了政府引导、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生态。

(六)聚焦一号产业,壮大数字经济规模。郑州市大力培育电子信息、软件、网络安全等特色优势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40%。一是打造电子信息“一号产业”。聚力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智能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13.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1.3%。二是推动软件产业加速增长。郑州市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软件企业,形成了IT产业园、中部软件园等一批特色软件园区,2021年全市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0亿元,同比增长23.8%。2022年一季度,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3%,增速持续加快。三是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航空港区引进了超聚变、浪潮等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打造以智能手机、服务器、PC机为代表的计算产业集群;高新区集聚传感器相关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物联网产业集群;金水区建成省级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网络安全产品全国领先;郑东新区加速积聚区块链、元宇宙、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四是实施数字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落实全市数字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遴选优质师资和行业技术领军人才,依托25家试点院校和培训机构,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和就业需求,统筹建立教材、师资、考试和认证四统一的数字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根据2022年6月27日,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方案》等“十大战略”行动计划方案的通知(郑办〔2022〕32号)要求,《郑州市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计划方案》已经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进行印发,下一步将按照文件要求,实施七大重点行动,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二是强化数据要素支撑行动,三是政府全面数字化转型行动,四是城市数字化建设提质行动,五是数字乡村全面提升行动,六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行动,七是创新平台支撑行动。

到2025年,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基本实现,各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利用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社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突破,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和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领跑全国,重点行业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转型成为改造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主题,成为“优政、兴业、惠民”的强大引擎,全面确立与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数字化治理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成为全国数字化标杆城市。

到2035年,全面数字化转型完成,由数字化向智能化飞跃发展,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发生显著变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前列,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数字之都。

(一)构筑面向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瞄准前沿数字技术,加强量子通信、第六代移动通信和太赫兹通信等未来数字技术的创新研发与重大设施前瞻布局,夯实全市一体化数字基础底座,建设政务网、物联网、视联网三网融合的智能感知网络,在城管、水利、应急、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广泛应用;以“新城建”试点城市工作为抓手,以三维全息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为基础,构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CIM+”应用体系。

(二)建设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样板市。推进数字采集汇聚与标准规范建设,逐步建成完善的数据共享开放体系;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取得新进展,数据赋能场景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建设,构建权责清晰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规则和组织体系,实现数据要素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三)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达到国内领先。构建完善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基本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工作协同顺畅高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市域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建设体系全面覆盖,全市“网格化、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治理模式构建完成。

(四)网格化数字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初步构建市县一体、直达网格的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建成一批高效协同、务实管用的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全面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市县两级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市建成区实现视频监控全社会、全要素、全覆盖,城市生命线工程物联网感知设备接入市级管理平台,三网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一个大脑、两级平台、三级网格、四级联动、五级应用”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格局,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线上线下融合体系基本建成。

(五)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持续深化,软件服务业、网络安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建成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数字化纵深推进,每年滚动实施1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培育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项目,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郑州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政府经济治理提供数字化手段,为产业生态建设提供数字化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字化赋能,着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六)构建多层次的数字人才梯队。实施郑州人才计划,通过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更具竞争力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更加创新的科创场景引领,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推进数字人才计划,聚焦重点领域、产业,加强与域内大学和高职院校合作,开展学科设置试点,深化产教融合,大规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数字人才,形成多层次人才梯队。

(七)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化转型创新高地。以中原科技城为载体,依托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围绕支撑政府、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建立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体系,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协作效率,加快技术转化推广,高质量打造一批支撑数字化转型高能级创新发展平台、重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团队,为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此答复意见若有不妥之处请您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您对“数字郑州”建设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

                      

 2022年8月10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