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70/2023-00060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政协提案
  • 2023-08-01
  • 2023-08-01
关于发挥国家自创区核心作用辐射带动全市创新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0230399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郭华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国家自创区核心作用辐射带动全市创新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郑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自创区的总体工作部署,统筹推进郑洛新自创区郑州片区建设。郑州片区形成了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的“一区四园多点”的整体布局(郑州片区以高新区为核心区,以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金水区的重点科技园为辐射区,以核心区和辐射园区之外的40个重要创新体为辐射点)。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几年的持续推进建设,自创区在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主体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人才引育、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自创区核心区郑州高新区坚定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定位和国家自创区“创新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使命,持续深化改革,赋能追“高”攀“新”,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截至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59家、创新型龙头企业达到13家、河南省瞪羚企业达到19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21.3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58.2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6%,起到了核心引领作用。

虽然自创区建设成效显著,但相较于全国发展靠前的国家级自创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产业特色、特别是各类人才引进情况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自创区建设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行动,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奋力建设创新高地人才高地。针对您所提的建议,郑州市将从以几方面,强化郑州高新区的核心区功能,持续推进国家自创区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

(一)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发挥好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作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超算应用生态体系,为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算力支撑;加快推进河南省智能传感器 MEMS 中试平台建设;谋划筹建世界级培育钻石加工交易中心。支持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推进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型平台建设;加强与知名高校、大院大所、世界 500 强企业、科学家及科研团队对接,围绕物联网、电子信息、北斗应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合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二)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遴选一批创新百强、百快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落实企业研发支持政策,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 95%左右。鼓励创新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

(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P1制等项目组织机制,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颠覆性技术专业赛和揭榜攻关,开放征集和发现重大颠覆性技术项目,向科技部项目库推荐入库并建立持续跟踪服务机制;建立申报机制,组织好揭榜挂帅项目申报,进一步促进区内企业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精准对接,推进颠覆性技术转化培育库建设。

二、打造高水平引智平台,汇聚创新人才

用好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平台,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博士以上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依托四所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梧桐荟”环高校创新街区建设,打造适宜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创新生态;持续开展青年创新创业行动,高标准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推进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建设;加快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驿站”,打造形成吸引集聚青年发展的“青年人才友好区域”;建立青年人才全链条保障服务体系,形成青年人才成长接续培养机制,打造吸引集聚青年发展的“青年人才友好城区。加快建设海外离岸人才双创基地,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圈。对接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助力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建博士后站点,将博士后人才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持续增量。

三、提升产业集群能级,推进产业高端发展

(一)持续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应用、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聚优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集聚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推进明泰汽车铝型材零部件产业园、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等项目建设。

(二)厚植战新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现实场景带动,在数算产业、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技术—产品—场景—业态”的培育路径,通过场景的构建,加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前布局新一轮技术发展赛道,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等领域,依托创新联合体,加强跨周期战略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力争在部分前沿领域实现颠覆性重大突破,实现非对称性赶超,推动产业破冰引领,培育形成若干未来产业的新增长极。

(四)加快打造数算产业。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和国家城市算力网络布局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和郑大、信大等众多高校与科技企业在高新区的集聚优势,建设云网融合的中部算力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构建城市算力网络,带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造全国知名的数字算力特色产业高地。

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拓展发展空间

(一)深入实施“一区多园”。在郑州市政府指导和市科技局统筹协调下,积极配合做实郑州高新区“一区多园”,推进市内更大行政区域内对科技(产业)园区整合。探索以郑州高新区为主园区对“多园”的招商引资、产业规划、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布局、规划、管理模式,以及对于通过新机制招引的新项目产生的税收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机制;探索管理输出、服务输出等多种辐射带动形式打造郑州高新区和多园创新合作、产业协同、服务互惠、政策共享的发展新格局。
(二)加快合作共建区建设。全面启动合作共建区起步区开发。启动市政配套建设,谋划“六横六纵”主干路网及市政配套工程项目,高压入地改造综合管廊项目。围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大科学装置、未来产业、新型网络五大组团规划,谋划重大产业项目。精心打造合作共建区(广武)科学城。围绕建设大科学装置,推进建设“中原之光”等大型科研平台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区、中国科学院中科大等在豫研究院和高校高端研究机构为支撑的科研区、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创新港为代表的创新区等三大功能区,支撑建设河南省国家创新高地。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培育未来发展新优势,建设河南郑州超互联算力基础设施,打造算力小镇。依托河南工业大学谋划“全球碳谷”。
(三)推进“双自联动”发展。推进自贸区郑州片区开放创新联动区申建工作,探索“飞地”模式,复制推广全国自贸区先进经验在郑州高新区落地实施,向自贸区其他片区推广高新区中小企业指数平台、智慧试验场等创新事项。

五、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发挥市场化机制,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中试熟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建设河南省科技成果专化示范区,会同洛阳、新乡片区创建郑洛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技术市场繁荣发展,大幅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择优新建一批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助力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有机衔接,助推重点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


2023年8月1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