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66/2023-00141
  • 郑州市教育局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建议,提案
  • 2023-08-15
  • 2023-08-15
关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增效”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0230051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郑州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增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各位委员对郑州市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关注与支持,郑州市教育局赞成各位委员在郑州市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真诚希望民进郑州市委员会继续对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延时服务是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的民心工程,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教育工作决策部署的重大措施之一。郑州市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历史、政治、科技、人才等社会资源,郑州市按照试点城市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升级课后服务品牌,高质量满足学生及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一是完善制度支撑。我市课后服务工作从2019年初开始谋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进行调研部署,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各项举措高效落地。2019年10月,郑东新区先行先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课后服务,各区县(市)选取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2020年7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课后延时服务,并明确了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容、人员、经费保障等。2021年秋季,对标“双减”政策、聚焦民生关切、立足区域实践,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双延伸、双结合、一提高、一保障”的升级路径。“双延伸”即在时间上推行“5+2”模式,并向午休延伸,在空间上,向民办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延伸;“双结合”即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将课后服务工作与“双减”“五项管理”相结合;“一提高、一保障”即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扩充课后服务资源,加强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切实将课后服务这项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做优做细。2022年郑州市教育局印发《郑州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指南》,在前期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专门提出各区县(市)要加强校外资源利用,实施校外公益资源“双进”工程,即引进校外优质课程资源、人力资源“进校园”,引导组织学生自愿“进基地”,充实课后服务内容,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从资源整合、服务形式、健全机制、审核管理、经费保障等五个方面对校外资源利用进行明确,明确各开发区、区县(市)和学校的职责,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同时给予指导。

目前全市已经实现了“午餐+课后服务”“自愿+免费”“三个全覆盖”(“5+2”模式城乡全覆盖、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的郑州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点赞,成为郑州教育减负的第一张靓丽名片。金水区被评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9个区县和学校被评为河南省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管城回族区漓江路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入选全国第五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二是抓好评价驱动。各区和各学校成立有专门的课后服务质量监督小组,严把课程入口关、过程监管关、质量考核关,定期开展项目督导与评价,充分利用调查问卷、个体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让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参与到课后服务评价中,充分听取意见、精准调整课程、提升服务质量,多方联动推动课后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加强对教职工参与本校课后服务的考核评价,确保各类管理台账记录真实、完整。根据教职工课后服务考核情况,健全体现优绩优酬的奖励方案。每学期或每学年可开展一次学校课后服务专项绩效评估,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和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三是丰富服务内容。各学校统筹资源条件、服务能力,开展作业辅导、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综合素质拓展等课后服务活动,向全体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项目和内容。在做好作业辅导、答疑、巩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劳动等多种类型的素质教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尽可能安排学生多参与课后体育、艺术活动。金水区通过实施“1+X”课时分配模式,即课后服务第1个课时进行统一作业辅导,第2个课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并在统一提供2课时课后服务之后,通过党员先锋岗、值班教师、家长志愿者等进行“接力”,实现学生弹性离校,满足个别家长延迟接送孩子的特殊需求,被评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之一;经开区形成“每天一次活动课确保锻炼一小时”的“1+1+X”阳光体育运动模式;郑东新区构建了“一起运动+一起作业+一起成长”的“3+N”课后服务育人体系;尤其是郑东新区康宁小学在课后延时服务基础上,打造了午餐时光课程,设计了礼仪美、劳动乐、学习棒、午睡香、红歌五大板块课程,将德育、礼仪、劳动教育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可以说“午餐供餐+课后延时服务”的“官方带娃”模式在促使郑州成为全国区域性教育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彰显了郑州市切实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成政府头等大事的担当,提升群众福祉,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厚实、更可持续。

同时,各学校还充分结合所在区域实际,向社会“寻”资源、向社会“找”场地、向社会“借”人才,丰富学校服务资源供给,扩充学生活动场地,弥补学校人员不足。“寻”资源是指寻求公安、医疗等政府部门,书协、曲协会等行业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组织,以及各类公益组织参与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如金水区邀请非遗传承组织到校开展非遗类课程,深受学生喜欢。“找”场地是指加强同妇联、共青团、科协等群团组织沟通,挖掘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红色景点、研学基地等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共同开展课后服务,探索开设假期服务场所。管城区内学校结合实际带领学生走进河南省气象局、区党史馆等场所,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借”人才是指邀请优秀党员、道德模范、退休专家学者,优秀家长代表等,如郑东新区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先后聘请奥运冠军孙甜甜、国家一级演员虎美玲等40名特聘辅导员参与全区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航空港区引入家长志愿者课程,学校通过家委会邀约自愿参与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宣传推广。健全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边宣传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全方位宣传课后服务工作进展、成效及创新做法。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2022年已经评选出第一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10个,示范校50所,2023年将开展第二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示范校认定工作。召开全市课后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开展典型案例评选,推广优秀工作案例等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课后服务工作开展。

下一步,郑州市教育局将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综合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及时督促指导,要求各开发区、区县(市)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过程管理,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做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

一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郑州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充分挖掘、统筹协调、整合利用各类公益性校外教育资源,健全政府主导,教育、科技、体育、文旅、妇联、团委等多部门参与的推进公益性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政策机制,包括协调机制、安全机制、激励机制等,完善引入与退出机制,做好公益性校外资源的审核。对公益性校外资源实施的课后服务加强巡视与督查,通过随机抽查、阶段性考核、展示汇报等不同形式,加强对服务规范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过程监督。定期开展质量评估,评估结果与校外资源的引入资格挂钩。                      

二进一步挖掘可用资源。充分挖掘公益性社会资源,丰富日常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充分利用博物院、科技馆、纪念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批可在节假日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的校外教育基地;合理利用优质家长资源,学校做好把关工作,邀请优秀家长志愿者进校义务开展服务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加强同团市委、师范类高校等部门的合作,探索引进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师范院校实习生等人力资源,加大学校课后服务人员供给。

三是进一步加强督导督查。市、区两级教育督导机构将持续加强对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考核评价,把该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定期和不定期通过随机调查、网上问卷、座谈会、责任督学日常督查等方式对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专项督导,了解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收集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对学校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          

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是政府民生实事,是民心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 “稳岗位、保就业、惠民生”十大措施之一和重要改革事项。郑州市教育局将充分征求广大学生及家长意见,听取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的建议,持续优化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好事办细,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2023年8月15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