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995/2023-00084
  • 郑州市应急管理局
  • 综合应急管理水平
  • 2023-08-14
  • 2023-08-14
关于强化协同联动 培养管理人才提高全市综合应急管理水平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0230247号提案的回复

郑州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强化协同联动 培养管理人才提高全市综合应急管理水平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王世洪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和理解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协同联动 培养管理人才提高全市综合应急管理水平的提案》(20230247号)已收悉。提案对当前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区域协同联动推进不够、应急管理人才缺乏、应急科技支撑不够、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亟待加强等短板弱项的意见建议,抓住了制约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主要矛盾,言简意赅、准确到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处室认真学习研究,安排部署办理工作。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多举措优化应急协同联动机制

(一)夯实应急救援联动基础。郑州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以郑州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印发了《郑州市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了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应急救援联动、前后方指挥联动等工作内容,强化市总指挥部和各专项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前后方指挥部之间的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形成应急救援合力,提高应急指挥和综合救援能力和效率。同时,建立了军地应急处置协同机制。与郑州警备区、武警郑州支队联合印发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救援行动对接办法》、《关于民兵应急力量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办法》明确了军地对接的目的和依据,规定了适用范围、对接和联络方式、预警的时机、预警的内容及向军队申请救援力量的协调程序和提供的必要信息等,规定了军地双方共同参加应急救援行动时的组织指挥、情报共享、装备保障等,建立了军地应急处置协同机制。

(二)深化智慧应急综合能力建设。我市投入44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城市·智慧应急软件系统和数字防汛指挥平台,打造集“监测预警、值班值守、责任人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平台,融合应急、气象、水利、城管等19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并接入全市5600余路视频信号,实时查看各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场所、水库河流、桥梁隧道等部位现场情况,并通过数字防汛APP将指令直达重点防汛责任人,不断丰富防汛扁平化指挥和防灾减灾救灾精准部署的技术手段。

(三)统筹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县乡村分别组建了不少于50人、30人和10人的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均建立起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队、物资储备库、应急调度平台“1+4”体系,以及村(社区)安全劝导站和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1+3”体系,全市共明确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专兼职应急救援队员17.6万余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融入到基层每一个网格单元。

、全方位积极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一)打造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应急管理模式需要,2020-2021年,我们面向各行业选出了一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专家,入选我市第一届应急管理专家库,专业涉及自然灾害防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20个类别,共计543名专家,为防范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的专业技术支撑。同时,为规范专家库使用管理流程和专家经费支出程序,我们制定了《郑州市应急管理局专家库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郑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专家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切实保障了专家使用管理和专家经费使用合法合规,程序规范。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应急管理专家库换届工作,相关专家库换届通知和遴选办法已于5月8日通过官网和媒体向外界公布并接收报名,我们计划从报名专家中遴选部分应急管理经验丰富、威望水平高的专家组建我市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换届等相关工作拟于2023年8月份完成。

(二)不断强化专业人才建设。2022年7月22日,市委批准我局增加行政编制10名,全部用于招录或调任应急管理专业人才2023年公务员招录我局向公务员局共报9名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招录的均是应急管理类专业人才,如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消防指挥、应急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最终共招录到7名(其中2个岗位,报考人员成绩未到达平均分,组织部门未录用)人员,7月中旬,7名同志已到岗开展工作。同时,作为申请聘任制公务员4个单位试点之一,我局配合组织部开展聘任制公务员事宜,聘任1名高学历专业人才,职位名称经全省统一规范定为应急处突工程师,管理方式为参照二级主管管理(相当于中层正职),招聘方案和招聘公告已上报市委组织部组织部已发布公告组织相关人员报名下一步将配合组织部开展履历分析、笔试和专家面谈等事宜。另外,为切实加强市局本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经反复向市政府请示报告,和编办、人社局、财政局座谈研究,市级编外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月同意郑州市应急救援保障支队招用编外人员100人。3月17日,按规定以参照事业单位招聘程序启动招聘工作,经过发布招聘公告、笔试、面试、体能测试、体检、考察等环节,招聘人员已于6月1日到救援保障支队报到参加培训开展工作。该队伍已经开展排水训练,初步具备操作排水装备的基本能力。

(三)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干部培训。根据组织部相关要求,我局负责中组部市县党政正职应急管理网络专题培训班相关内容,做好了全程会议记录(4天9场专题讲座、5场集体研讨,2场研究推演本地应急预案),现场展现推演应急预案等,并共形成4套20本学习及集体研讨资料汇编送至组织部4月份完成局及局属单位科级及以下二十大培训,长期督促局干部做好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和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的学习。按照组织的要求和安排,拟10月份组织局系统干部分两批,前往广东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开展我局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相关工作,强化现场实操实训

、多部门联合谋划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安全产业发展规划部署,积极推动把安全产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我局也在持续推进本质安全能力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一企一码一档”,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帮扶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工作,加大重点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检测检验力度,加强先进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二是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产业生产装备、生产设施、生产工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积极布局高端制造,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速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关键工序、核心设备更新换代,利用先进技术对装备和工艺实施智能化改造,引导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企业开展智能化建设,实施高危岗位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三是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融合应用。加快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增强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绿色化改造,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开展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运行效率和能源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安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对照《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评估办法(试行)》,会同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联合加快推进实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工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

 

 

 

                            2023年8月14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