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3-00069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政协提案
  • 2023-08-28
  • 2023-08-28
关于双碳目标下以乡村电气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20230393号提案的答回复

尊敬的贾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双碳目标下以乡村电气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落实省、市关于节能降碳相关规定,加快建立全市碳达峰“1+11+7”政策体系,全面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主要包括:

(一)做好农业农村领域“双碳”战略谋划。根据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1+11+7”政策体系分工安排,配合开展全市农业农村领域碳排放摸底测算及碳达峰路径研究,完成了郑州市农业农村领域低碳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减排固碳行动方案。聚焦“十四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总目标,明确了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土壤固碳等七个重点任务,提出肥料利用增效行动、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畜禽低碳减排行动、农田碳汇提升行动等九项重大行动,为下一步实现全市农业农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品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全面盘活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一是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进“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产业”一体布局,2022年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50个,到2025年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00个。二是持续开展“六乱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整合资源力量、统筹城乡发展,2022年全市共清理垃圾堆(带)346805处,实现干净整洁治理目标的行政村达44%,实现美丽乡村目标的行政村达55%,“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三)推进农机节能减排及机收减损各项工作。畅通农业机械化发展各个环节,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推广新能源技术,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绿色、智能、复式、高效农机化技术装备普及应用。积极指导机手开展机具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三秋”期间各类农机具能以优良的状态投入生产;认真开展机手培训,确保做好农机化生产和粮食机收减损技术指导。202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3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5%。

(四)配合做好领域内碳排放摸底测算工作。通过配合市发改、环保部门摸排全市碳排放总量、排放源和行业分布等方面基础数据,结合第三方测算结果,对我市农业农村碳排放基本特点和农业农村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的深入分析。数据表明,我市农业领域碳排放量占比很低,且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为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引起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其中,农业领域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呈逐年收缩态势。

虽然农业节能减排上取得一些成绩,但在统筹农村能源使用上仍然存在一些普遍困难,如缺乏成熟的新能源转型模式、农村能源消费统筹不足、摸底测算困难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压实责任,以节能减排降碳增汇为方向,以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为抓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相关政策制度改革,推动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 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加强村庄建设规划,避免过程性建设浪费;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及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在保证安全性、功能性的同时,实现建造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减碳。

2. 大力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支持沼气、生物天然气多用途替代化石能源;推广生物质燃料和配套的清洁锅炉具,助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支持利用民居和农业设施棚顶、鱼塘等发展光伏农业,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用能模式。

3.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持续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多选用无絮杨、楸树、泡桐等乡土高效固碳树种,促进村庄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完善水、电、气、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利用、收运处置体系;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

4. 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充分结合村庄自身优势和特色,建设一批文旅农融合发展、文化特色彰显、生态风貌独特的美丽乡村,到2025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5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