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3-00075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政协提案
  • 2023-08-28
  • 2023-08-28
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品牌IP化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20230608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郑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品牌IP化”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委以“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重点,大力开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各项工作,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打牢品牌建设基础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队伍。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引导等措施,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或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60家,上市企业11家(含新三板挂牌7家)。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把绿色食品业作为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型发展的主抓手和突破口,确定速冻食品、肉制品、面制品、枣制品、乳制品及饮料制品、果蔬制品六大绿色食品转型升级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和提升。三全、思念产销量稳居全国速冻食品行业前两位,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博大挂面、白象方便面市场占有率分别达8%、18%,在国内同行业均位列前三;被誉为“红枣行业第一股”的好想你,产品市场占有率达16%。

三是拓功能拉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推介精品线路、举办特色农事节会活动、开展星级示范创建等举措,力促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全市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十大精品线路1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52家,农业科普研学基地16家。积极培育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共培育全国农业产业强镇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乡村主导产业竞争力、带动力显著提升。大力培育全链条产业集群。按照“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28个,其中省级集群19个,市级集群9个;集群内关联企业300多家,合作社150多个,带动本地及外地百余万户农户增收。

二、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一是着眼消费升级,大力调优品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蔬菜、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全面推进“四优四化”。着力做强肉制品、做优面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推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优质花木、优质水产品等优势产业,为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着眼示范带动,加强品牌创建。加快推进“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向“新三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转变,加大农业品牌培育打造力度。积极申报《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目录》,2018年评选3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农业企业品牌,15个农产品品牌。2019年评选农业企业品牌3个,农产品品牌11个。2020年评选农产品品牌2个。2021年申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农业企业品牌5个,农产品品牌13个。2022年申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农业企业品牌3个,农产品品牌8个。为帮助企业建立品牌意识,拓展品牌推广战略思路,提升我市农业品牌竞争力,2019年举办“品牌思维-农业品牌建设”培训会。2020年举办“乡村振兴 品牌先行-郑州农产品品牌创建培训会。通过培训让企业直观的学习了品牌建设的相关知识,对品牌创建、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着眼品牌效益,强化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展会、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加强品牌宣传,增加消费群体,扩大影响力。近年来组织我市百余家农业企业参加全国涉农展会十余场,先后亮相豫沪合作、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博览会、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并多次在展会上召开品牌发布暨推介会,贸易签约额累计数亿元,多个农产品获得展会金奖产品。通过展会为企业搭建交流学习、产品流通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教育培训、培育人才队伍

我委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紧密围绕省厅部署要求,准确研判“三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乡村人才振兴为核心,不断凝聚创业共识和创新动能,高素质农民培育事业卓有成效,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000余名。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我委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强化高素质农民项目谋化、流程管理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

一是加强训前调研。坚持面向产业,综合应用实地调查、问卷抽查、行业访谈、电话征集、数据库提取等多种有效形式,在全市深入开展基本农情、政策资金投入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调查调研。在切实掌握县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从业人员素质状况、高素质农民培育事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制定今年的培训方案。

二是完善多元培训格局。建立符合条件的培育机构资源库,引入适度竞争工作机制,加快构建“一体多元、优势互补、协调协同、高效便捷”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稳步探索市县一体、一主两辅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培训主体,社会化培育机构为有益补充,国有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巩固提升培训服务技术支撑),深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模式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有益实践。

三是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依托河南省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5名产业振兴带头人参加河南省“头雁”项目培训;积极推荐高素质农民优秀代表参加河南省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在全市范围内遴选3000名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参加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

四是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持证工作。持续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持证工作。力争种养加高素质农民培育持证率达到60%以上,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育持证率达到30%以上。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新增农业技能人才1500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500人以上。

四、下步打算及建议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还存在宣传投入不够、影响力不够大,体系建设有待提升等问题。

一是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省品牌目录推选工作,力争创建更多国字号农业品牌。以县域为重点,鼓励市(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一个特优区塑强一个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围绕粮食、畜牧、油料等优势产业,培育“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品牌,聚焦蔬菜、水果、农产品初加工等特色产业,创建“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计划2023年年度新增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分别不少于1个、2个、10个。

二是坚持体系推进。支持建好“豫农优品”省级公用品牌,发挥龙头作用,构建“1+3”农业品牌体系(市整体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形成“市+县(区)”梯次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助力抢占市场。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品牌的培育打造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尤其在品牌培育、政策引导、宣传推介上需要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农业品牌发展好的城市,财政支持力度都比较大。建议加大品牌建设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品牌主体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品牌建设水平,推动品牌强农。2023年,计划利用主流新闻媒体,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媒体与实体联动、品牌与产品同步推广的方式,打造推广我市农产品品牌。计划参加中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豫沪合作农业展、中国绿色博览会、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并通过展会召开品牌发布暨推介会,宣传推介郑州品牌农产品,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影响力。

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予指正。再次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