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23-00046
  •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政协提案
  • 2023-08-31
  • 2023-08-31
关于对加快民宿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20230112号提案的回复
SourceURL:file:///home/greatwall/桌面/未命名文件夹 3/郑文广旅提(1)/郑文广旅提字9号对20230112号回复.docx

尊敬的秦瑞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民宿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旅游民宿是旅游住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民宿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能有效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底蕴,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


源优势、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当前,我市在促进旅游民宿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研究制定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政策

1. 落实国家标准2016年10月,原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7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修订了《旅游民宿的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行业标准2021年3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第1号修改单,将旅游民宿等级修改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2022年7月11日,《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41648-2022)正式上升为国家标准。为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加强制度保障。2021年1月15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公安局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郑州市乡村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我市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意见》在支持集群发展优化土地供给灵活发展形式加大奖评力度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亮点突出。《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本区域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将乡村旅游民宿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3.深入理论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明析我市旅游住宿业发展现状,找出我市旅游住宿业的差距和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我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质量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相关课题开展《郑州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应用研究》。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最终形成了《郑州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

4.出台激励政策一是2022年3月11日,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郑州市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市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细则(试行)》(郑文广旅〔2022〕24号),对新评定为甲级、乙级、丙级乡村旅游民宿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二是2023年4月12 日,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在民宿集群发展、评标定级、设计水平、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旨在推动我市民宿品牌化、集聚化发展,激发村镇发展民宿经济动力。《十条措施》明确:“对新评定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游民宿(河南省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对新评定的甲级、乙级、丙级旅游民宿(国家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10万、5万星级旅游民宿又被评定为甲级、乙级、丙级旅游民宿的,可享受对应差额奖励

(二)积极指导乡村旅游民宿规范发展

1.完善布局,提升发展理念。将乡村民宿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纳入相关各级乡村旅游培训计划,为乡村民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加大对乡村旅游民宿规划设计及开发建设的支持、指导力度。开发建设过程中尊重并保护周边环境,做到建筑形态、经营业态与周边生态协调统一,努力打造高体验感、高舒适感、高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民宿产品。

2.丰富内涵,加强品牌建设以沿黄河一带和大嵩山区域为重点,整合包装并着重打造郑州民宿之“黄河民宿”“嵩山民宿”“河洛民宿”等主题形象品牌,形成全市乡村旅游民宿的品牌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将乡村旅游民宿纳入城市整体旅游形象推广计划,强力宣传推介全市乡村旅游民宿产品及品牌形象。鼓励民宿品牌建设,《十条措施》明确规定,“对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且在郑设立企业,被评定为甲级(或五星级)旅游民宿的,分别给予30万元奖励。对注册本土品牌且在郑州市域范围内连锁经营3家乙级(或四星级)以上旅游民宿的,给予品牌方30万元奖励。”

3、文化赋能,鼓励开展多样活动。《意见》规定,“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资源,充分展示地域特色文化,丰富乡村民宿文化内涵 依托黄河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以及郑州名人、名事、名村、名诗、名肴、名产等本地特色资源,将乡村旅游民宿产品生态休闲空间与乡村生活书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及艺术创作等活动结合起来,设计制作符合各乡村旅游民宿特质的文化创意商品,拓宽乡村旅游民宿营收渠道。《十条措施》明确“支持旅游民宿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提供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增值服务,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推出一批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民宿。研究制定民宿文旅融合评先标准,每年开展“文旅融合民宿示范点”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民宿管家评选、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

4.积极推介,打造精品项目。一是成功举办“2021中国民宿发展大会”,95个项目在会上签约,合同金额达530亿余元,项目涵盖旅游度假区、精品民宿、古镇古街、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等。推介、洽谈会上,新密市、巩义市、登封市、荥阳市相关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民宿资源推介,向与会嘉宾充分展示本地民宿资源。中国民宿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以来,我市乡村旅游民宿发展进入“快车道”。二是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了“民宿发展走进”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民宿专家、投资商、运营商来郑州,为当地民宿发展“把脉问诊”,重点考察调研乡村民宿资源,对接登封、巩义、荥阳、新密等“西美”四市的乡村民宿项目。阿卡贝拉山水隐庐、黄河夕上等一系列精品民宿项目在积极建设中。这些民宿项目落地运营,将有力推动我市乡村旅游民宿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召开2023年郑州市乡村旅游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推进会上,巩义市、登封市、伏羲山管委会、里山明月民宿就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巩义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分别进行了乡村旅游暨旅游民宿项目签约,共计12个项目,金额5亿余元。推进会前,组织参会人员观摩了杨家门村禅心居。

5.提档升级,开展旅游民宿评定。2020年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郑州民宿”评定活动,登封市禅心居、巩义市山石舍、中牟县青山后等11家乡村旅游民宿被评为“郑州市2019年度文化旅游先进单位和企业”。推荐中牟新月文舍民宿申报全国乙级旅游民宿。2022年7月,中州悦隐•伏羲山会盟山居、里山明月、青山后被评为河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民宿,朴业•溱源洞穴、云顶琼琚悬崖轻奢民宿、响水堂被评为河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民宿。

(三)加大旅游民宿标准宣贯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 41648-2022) 《河南省乡村民宿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乡村民宿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试行)》 《<乡村民宿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评定细则》的宣贯力度,2023年4月13日14日,举办旅游民宿标准培训班,邀请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河南地方标准《乡村旅游民宿质量要求》起草人之一陈东丽,全国旅游民宿评定和复核专家、河南中旅集团董事长唐伟平进行专题授课,全市各开发区、区县(市)文旅部门负责人,民宿发展重点村镇、重点民宿企业、旅游民宿项目签约代表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共160多人参加培训,共同学习乡村民宿发展新理念。

(四)加强民宿宣传推广

《十条措施》规定,要推动民宿与线上平台协作,开展营销、预订、支付等业务。将旅游民宿纳入全市文旅形象产品推广体系明确旅游民宿专项促销计划,整合包装旅游民宿尤其是等级旅游民宿资源,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推介旅游民宿产品、特色。同时鼓励新密、登封、巩义、荥阳等民宿发展较好的县(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旅游民宿促销、项目招商等活动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旅游民宿发展较往年有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理念滞后。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将乡村民宿认知停留在“升级版农家乐”阶段,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乡村民宿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注重内在品质、服务质量底下等现象,是全市乡村民宿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基础配套设施欠缺。我市适宜乡村民宿集群发展的地区,主要位于相对偏僻、生态良好的西部山区。制约其集群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网络、排污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匮乏。

(三)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尚未形成目前我市较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多为单体民宿,且绝大多数达不到国家高星级行业标准尚未形成本土民宿品牌,同时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乡村民宿较为分散,缺乏建设民宿集群、民宿综合体的意识与规划实践,难以将民宿转化为旅游目的地。

(四)民宿协会亟待成立。 民宿协会能够搭建民宿经营业主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激发民宿行业内生动力凝聚行业力量,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民宿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阶段,民宿协会亟待成立。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县乡村党政引导。强化党政引导,加强统筹协调,发挥部门合力,一方面注重乡村历史风貌和自然肌理的保护利用,另一方面要保障土地供给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乡村民宿发展“点状供地”依法推进农村房子、宅基“三权分置”,允许宅基地流转用于民宿开发;在乡村民宿集群地区优先配置建设用地,用于道路、公共停车场、公共空间、环卫设施等的建设。

(二)开展等级评定按照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要求,积极开展民宿等级评定申报推荐工作。评选出一批基础条件完备、经营效益较好、服务质量优质、带动能力较强的民宿。

(三)确保措施落地。现阶段重点做好整存规划、整村推进、整村运营,打造民宿集群项目,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围绕最近出台的《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郑州市财政局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高水平培育和打造一批郑州本地服务质量好、带动作用好、示范意义好的旅游民宿企业,不断提升郑州市旅游民宿管理和服务水平,助推郑州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

(四)成立民宿协会。尽快成立旅游民宿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咨询、培训交流、产品推广、争议协调等服务,通过策划精品民宿线路、举办特色民宿推介会、举办创意设计比赛等形式,推动我市旅游民宿品牌打造和输出,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