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23-00075
  •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政协提案
  • 2023-08-31
  • 2023-08-31
关于对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20230611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肖建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的提案》已收悉。

    非常感谢您对郑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您在提案中客观地分析了郑州的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条件,特别是您提出项目为王、要素提升、品牌塑造、市场导向、区域协同五个方面的举措建议,对推进郑州市文旅文创建设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吸收借鉴,逐一分类研究谋划,着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现将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郑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三标”活动为引领,紧紧围绕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集中展示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山·河·祖·国”文化大标识,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文旅主品牌,全面增强郑州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

    1.坚持规划引领,强力推进。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黄河流域(郑州段)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郑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郑州市“十四五”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牵头制定了《郑州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计划方案》,提出以优化“两带一心”文旅格局为基础,以主地标重大项目为引领,以“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为品牌,创意创新,科技赋能,强力推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明确了13个具体计划46项重点任务,为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还制定了《郑州市2022年度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专项绩效考核方案》及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印发了《郑州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细则(试行)》,保障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扎实推进。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一步完善《环嵩山大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市交通局做好S312郑州境(新G107至G234段)旅游公路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沿黄河和环嵩山旅游交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S312黄河古都1号旅游公路郑州段,该路段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目前正在进一步提质升级。

    2.坚持文旅融合,助力消费。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产品优化提质工程,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擦亮嵩山少林景区5A级“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着力打造中牟时尚片区、新密亲子片区、登封功夫片区、沿黄生态片区等四大旅游片区。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认定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4个,新增五星级民宿3家、四星级民宿3家。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郑州绿博园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二七区德化步行街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管城回族区北顺城·代书胡同文化街区、巩义市竹林长寿山风情古镇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加大服务文旅企业力度,“只有河南”、电影小镇、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黄帝千古情”等文旅项目高效运营。持续推动中牟海昌海洋公园、建业•J18文旅综合体、电影小镇二期、国际商都历史文化片区城市有机更新等文旅项目建设,打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启动2023郑州文旅促消费暨“YOU(游)·乐享郑州”系列活动,强势推出百项文旅优惠举措、千场文艺展演活动、七大主题线路、七条乡村文旅公交专线,打造文旅休闲消费新场景,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举办“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山河祖国,‘郑’等你来”中国旅游日郑州主题活动。全要素提升郑州文旅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2023年1—4月份,共接待游客5145万人次、同比增长41.1%,旅游收入632.1亿元、同比增长37%。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4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8.58%;旅游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216.9%,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5.81%;其中接待市外游客574.35万人,位居全国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城市第四位。

3.坚持丰富场景,升级业态。围绕打造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夜经济”特色品牌,激发城市活力。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融入A级景区,融入旅游休闲街区,让旅游更有品位让非遗更富活力。推出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银基旅游度假区、方特度假区、海汇港、星河里·唐宫夜宴实景文化主题街区等一批“夜郑州”景点和项目。编制郑州夜间消费地图,推出了“夜游”“夜赏”“夜读”“夜健”“夜购”“夜食”项目和线路,丰富居民夜生活体验。持续提升建业·电影小镇、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演艺品质,打造景区品牌标志剧场演艺发展再上新台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增至85家,文艺表演团体135家,演出经纪机构127家。围绕《唐宫夜宴》《只有河南》等现象级品牌,推出系列高品质文创产品,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支持开心麻花及国内文旅头部企业、企业总部、研发基地落户郑州,利用“元宇宙”“剧本杀”“小剧场”等形式,创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智慧文旅平台“郑州文旅云”,通过进一步整合全市优质文旅资源,提升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被评为“河南省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示范场景”。承办2022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本源社区书院、汲古瞻园、海上桥传统村落等6个公共文化空间被评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4.坚持创新宣传,塑造品牌。统筹央级传统媒体及新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传播推广“山·河·祖·国”和“少林功夫”文旅品牌,打造品牌传播矩阵。划成立郑州报业集团文旅体融媒体中心。“山·河·祖·国”郑州城市宣传片登录央视国际频道,覆盖亚、欧、美等版块140多个国家,打造世界级城市文旅IP。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主题宣传推广活动话题总浏览量突破I5亿人次。2022年4月在郑州美术馆与开封、烟台、青岛联合举办了“大河上下——黄河文化主题馆藏美术作品巡展”,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黄河文化月活动中,承办“黄河儿女心向党”——精品剧目展演,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深受市民欢迎。成功举办“郑州十景”“郑州十佳地标打卡地”评选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市研学行走大思政活动,推出黄河文化游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和读懂中国游等五天研学游线路,引爆本地市场。“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展,开幕即火爆,单日观展达15520人次,刷新郑州美术馆单日观展人数记录。文化惠民品牌突出,“绿城读书节”,“戏曲进乡村、进社区”,“天中讲坛”,“点亮繁星·益路同行”,“广场舞大赛”,“群众大合唱”,“情韵郑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积极筹办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第七届中国诗歌节、2023年全国图书馆年会等活动。

    5.坚持艺术创作,弘扬文化。围绕郑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山河祖国”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讲好郑州故事、黄河故事,传递文化自信。着力提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黄帝千古情》《精忠报国》等品牌影响力,形成中国特色、河南特质的原创精品和扛鼎之作。豫剧《黄河儿女》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新创豫剧《梨园故事》于2022年6月16日在郑州大剧院进行汇报演出;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三足问鼎》《门神》成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舞蹈《唐宫夜宴》创作故事搬上屏幕再次火爆出圈;舞剧《水月洛神》圆满完成全国跨9省、15市,26场巡演,观众反响热烈;动漫作品《延安童谣》荣获第27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提名奖;合唱歌曲《站在这里看黄河》获得“唱响黄河”全国优秀原创合唱作品征集一等奖,《杜甫·大河之子》及多媒体情景古歌《郑风》正在加快创作。

    作为郑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您提案中从项目为王、要素提升、品牌塑造、市场导向、区域协同等五方面提出的建议,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努力方向。最后,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也愿我们共同携手,为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