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709/2023-00049
  • 郑州市公安局
  • 政协提案
  • 2023-08-30
  • 2023-08-30
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破解道路交通瓶颈”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62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吴广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破解道路交通瓶颈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郑州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市交管局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文明城市测评要求和我市道路交通管理实际,大力开展深度融合创建,持续深化非机动车、行人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治理,逐步实现治理工作的常态长效。2022年至今,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856.5万余起,其中查处酒醉驾12300起,货车违法72.7万余起,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406.51万余起,劝离教育违法停车34.71万起、处罚29.74万起、拖移违停车辆2.4万余辆,打击非法改装机动车252台、噪音扰民22起。

(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

2022年以来,交管局先后印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要交通路口治理工作方案》、《城区交通秩序“清朗行动”工作方案》、《关于深入开展“一盔一带”行动专项工作方案》、《2022年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动车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明确工作标准、细化责任分工、狠抓督导落实,多措并举开展路口秩序、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一盔一带、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工作。

(二)强化路面管控,着力提升秩序。

1、强化重点路口秩序管理。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要交通路口治理方案》部署要求,一是实行53个主要交通路口四级督导。通过加强路口视频巡查、勤务督察、观摩督导、交通设施与交通科技装备排查等措施,强化督导落实,提升路口管理水平。二是强化路口管控。通过增加警力部署,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做到对路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格管控、违法必究、执法规范、风纪严整。各勤务支队对创建路口实行领导分包制,分包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参与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三是强化精准达标。高峰时段,除主要交通路口安排充足警力外,在相邻路口部署执勤岗位,提前对进入创建路口的违法车辆和行人进行查处、分流。同时对于一些短期内难以根治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大管控、死看硬守、严防严查。四是突出群防群治。强化与文明办对接,统筹安排志愿服务岗位,发动群众力量参与交通宣传和管理。

2、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管理。

积极争取市政府大力支持,推动全市行政机关强化内部管理,树牢党政机关文明守法形象,倡导骑乘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公职人员自觉佩戴安全头盔,在全社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对于不依规佩戴头盔出行的公职人员,紧密结合郑州市“三公一租”示范活动,定期将人员信息抄告市文明办,通报本人所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3、强化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治理。

按照《城区交通秩序“清朗行动”工作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一盔一带”行动专项工作方案》部署,一是统筹集中整治与常态化整治相结合。每周一、周五全市开展集中统一行动,营造严管声势;日常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固定岗为依托,以“创文岗”为重点,开展辖区内常态化整治。二是设立“红马甲”交通志愿者服务岗。在市文明办指导下,组织“红马甲”志愿者在早晚高峰期等时间段参与“创文岗”交通秩序维护宣传。三是设立“小黄帽”违法当事人学法义务执勤点。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方式,要求违法当事人佩戴“小黄帽”打“小黄旗”进行义务执勤。四是开发非机动车文明交通劝导平台。利用执勤民警二维码开展执勤执法,充分做好数据支撑,扫码量化工作。五是提高巡查频次。每日高峰期和平峰期进行头盔佩戴率巡查,并进行通报。同时指挥调度辖区警力对管理薄弱区域开展突击管控。六是开展动态巡逻劝导。充分发挥两级“铁骑队”巡逻管控作用,及时发现违法、喊话劝导。七是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发挥“双微一抖”平台宣传作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曝光典型案例,通报典型事故。

(三)打击违法停车,净化静态交通秩序。

一是进一步加强辖区主干道、快速路违停乱点的排查,确保排查到位,不留缝隙。二是针对各级领导检查发现以及多次通报的停车乱点和违停重点整治区域以及医院、学校、社区、商场、车站等周边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确保整治效果。三是群众反映强烈、媒体多次关注的航海路、城东路、陇海路、河医周边等机动车停放秩序作为全局近期重点整治区域、道路,加大对以上重点区域的违停专项整治力度,根除违停乱象、规范停车秩序,并保持治理工作常态化。四是按照局领导指示要求,务必在短期内显现治理效果。尤其是以上重点整治区域、路段,如达不到预期整治目标,交管局将整合市区铁骑警力和各支队拖车力量,举交警全警之力开展重点区域路段的集中整治,同时相关支队因整治不力、工作不到位,当月静态考核成绩清零。五是在违停整治活动中,积极联系多部门共同参与,加强舆论宣传,渲染治理氛围,强化治理痕迹,凸显治理成效。

(四)管养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日常巡查机制。

交管局所辖下属单位都有建立各自的日常巡查工作机制,为进一步规范市区道路基础交通设施巡查管理维护工作,提高道路基础交通设施管理维护水平,保障基础交通设施完好。及时掌握市区道路基础交通设施的现况,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充分发挥巡组的巡查作用,都制定了基础交通设施抢修巡组巡查管理办法。

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各支队下属大队会对本辖区进行日常的维护排查,保证辖区道路基础设施齐全、有效。二是各支队会根据交管局的工作部署对辖区交通设施进行专项排查,确保辖区道路基础设施安全、规范。三是八支队会对市域辖区交通设施进行定期排查,发现道路占道施工期间涉及基础交通设施的迁改情况,会及时上报,并对交通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

同时交管部门开通了各种渠道的信息沟通模式,群众从媒体、微博、抖音、热线电话反馈过来的关于交通设施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关于信号灯问题,交管局科研所充分运用郑州市大数据的优势,按照数据呈现的交通情况和车辆流量,峰值,结合交通易堵点实地调研郑州市车辆流量、人员流量及通过动态,分析交通拥堵出现的成因,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调整各个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寻找有效解决方案。

目前两化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与2020开始建设,2022年建设完成。两化大数据平台具备大数据汇聚计算能力,不间断的汇聚了卡口,电警、联网信号机数据进行数据汇聚分析与计算。通过实际交通流量数据与互联网浮动车流量的数据相结合,分析交通流量和路段易堵点,可有效的把握车辆流量结构,确定早晚高峰时间段,通过模拟密集度制定有效预警措施。通过汇聚联网信号机数据,根据车流量大小,智能的生成信号机迭代方案,进行循环优化,动态调整信号灯的设置,形成点、线、面的合理优化方案。

2022年-2023年郑州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结合道路交通安全特点,聚焦“停车需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路权移交”四个重点,组织全市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开展“扫城行动”,共排查影响道路安全和畅通的风险隐患861处,通过实地摸排和调研,向属地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工作建议。

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