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103/2023-00062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协提案
  • 2023-09-27
  • 2023-09-27
关于关注民营制造企业潜在风险、提升产业经济韧性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2023035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徐红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民营制造企业潜在风险、提升产业经济韧性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民营制造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制造企业的发展,按照“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总体要求,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步伐,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全市民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底,占民营企业99%的中小企业超过24.3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完成增加值8028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市GDP增长1.7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总量的62%。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成为我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

我市一是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帮扶工作,提高抵御风险的韧性。完善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推进工作,常态化开展企业帮扶。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健全定期走访服务企业机制,积极帮助解决政策、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实现问题协调、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和环节简化,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度改革,实施“服务八同步、落地即开工”,落实“标准地”制度,做好水、电、气、暖、数据等要素保障,切实提升审批效能。

二是积极搭建平台助力民营企业扩大市场需求,并鼓励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发展。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构建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各类平台。截至2022年底,我市共有示范平台209家、示范基地106家,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质量、标准、人才、市场、物流、管理、培训等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市场,依托“郑好有”等平台,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线上线下各级展销会、博览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对其场地租赁费、布展费给予补贴。

三是深入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四大行动”,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瞄准传感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引进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数字化转型生态服务生态,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引进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集聚了省级企业上云服务商35家,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60家,各类解决方案供应商占全省的80%以上,破解数字化转型难题。培育融合发展新优势,鼓励制造业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展揭榜合作,联合攻关一批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产品,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28家企业入选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新模式项目,2家企业入选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示范项目;107家企业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9家企业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和防范化解民营制造业领域的潜在风险,持续抓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经济韧性中的服务支持力度,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