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4-00065
  • 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 政协提案
  • 2024-07-15
  • 2024-07-15
关于“让‘庭院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0240254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乔良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庭院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郑州市“三农”工作关注和支持!现结合工作职责,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2023 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庭院经济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郑州市引导登封市因地制宜从打造“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的原则,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把房前屋后“方寸地”变为农民增收“聚宝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在推动庭院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一是高度重视,及时部署。省乡村振兴局转发《国家乡村振兴局  农业农村部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下达后,郑州市乡村振兴局高度重视,组织六县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对我市发展庭院经济工作进行了初步安排和部署,要求六县市在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摸清底数,提前谋划,围绕发展庭院经济早布局、早准备。二是印发文件,明确思路。2023年年初,郑州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各县(市)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郑乡振〔2023〕1号),就引导有关县(市)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制定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支持举措,并明确提出2023年选择确定1-2个重点县(市)着力发展庭院经济。三是开展调研,择优筛选。根据各县市农业资源禀赋和乡村产业发展实际,经深入调研并征求各县市意愿,我市择优确定以登封市为重点大力推进庭院经济。登封市文化底蕴深厚,农业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加之农户开展庭院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较高,在发展庭院经济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四是强化指导,及时调度。市乡村振兴局通过实地调研、电话沟通等形式,及时对登封市庭院经济发展工作给予指导,对县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予以协调解决。同时,每季度对登封市庭院经济工作进行一次调度,及时掌握有关情况。

各项举措有效激发了庭院经济发展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以来,登封市以颍阳镇李庄村,君召乡陈窑村,石道乡游王庄村、闫坡村,唐庄镇王河村共4个乡镇5个村为重点,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庭院经济,不仅充分利用了乡村资源,而且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上述5个村参与经营的示范户总数达到117户、户均年收益达32125元。

但正如您所说的,我市的乡村庭院经济仍存在空间封闭、产业滞后、布局分散、“小农思维”、资源难取、规模过小且缺乏组织性等问题。同时庭院经济发展受土地、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还十分明显。对此,我们也开展了专项调研,计划从加强顶层设计、项目带动、政策支持、人才科技支撑等方面共同发力,努力构建庭院经济优先发展局面。

一、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业态融合,推动从无到有的转变

郑州市推进庭院经济与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融合发展,拓展庭院多重功能。指导农户依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自有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促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积极引导城镇居民到乡村消费,把农村庭院变成城市居民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满足定制化、个性化、差别化服务需求,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特色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特色化需求,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特色食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培育乡村工匠,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引导文化创意公司、民间手工艺人等领办或创办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一批乡村特色文创产品。指导利用闲置庭院设立帮扶车间,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结合登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为条件,将自然人文资源好的王河村临河地域,明确为全村民宿旅游发展重点区域。利用和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为民宿发展提供规划引领,加强对民宿项目的指导和把关。近年来,王河村民宿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在零的起点上不断壮大。目前,全村建成民宿21家,每天接待游客100余人,带动30余户群众致富。通过王河村民宿的示范带动,周边民宿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唐庄镇现有5个村重点发展旅游民宿,分别是王河、搬倒井、郭庄、范家门和塔水磨村,正常运营民宿110间,下一步计划再建设民宿160间。

二、坚持产业集聚,加强龙头带动,推动从点到面的转变

郑州市建立健全“村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当地产业乡土能人、经营大户等示范带动作用,用好“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模式,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领办、订单生产、流转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收购,走分散生产、联合经营、规模发展之路,实现庭院经济与产业链有效联结。组织动员餐饮企业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加强合作,建立食材供应点,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组织动员工业企业、帮扶车间将适合分散加工的产品延伸到庭院经济经营户,因地制宜设立庭院加工点,带动庭院加工业发展,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动员文旅经营主体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合作,打造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的农村体验式旅游线路。

登封市考虑到单体民宿运营成本较高、基础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王河村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制定了民宿产业从集群化向产业化、品牌化逐步升级的“三步走”战略。围绕和美乡村要求,突出基础建设融合,促进路、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共享,节约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突出各有侧重,如依托“泉水豆腐”,打造特色农家菜民宿,依托“摸摸会”,打造浪漫乡村民宿,防止民宿产业同质内卷,实现抱团营销,促使游客有更多消费选择,停留时间更长,带动产业发展,最终打造出王河民宿的集体品牌。

通过与市环嵩山旅游内环线建设相关联,顺承“环嵩山核心景区旅游公路内环”,将途径的搬倒井、范家门村,东至塔水磨村,包括王河村在内的西北部村庄民宿串点连线成面,形成产业合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意识。 

三、坚持多元经营,盘活资源,推动从农到商转变

重点县(市)要因地制宜制定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规划,明确发展布局、目标、重点和技术模式等。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体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庭院经济建设内容、标准、方式、规模等,研究确定重点项目。盘活闲置庭院资源,对于村内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在外农户,按照自愿有序原则,动员其规范有偿流转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对具备良好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村,通过租赁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对闲置庭院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升级、专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村庄环境。

登封市突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路、能人带领等方式,变政府引导建设为群众主动发展。一是通过“共建联营”引路,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盘活废弃小学、空心村房屋等资源,形成多元投资主体,降低市场风险和准入门槛,消除农户思想顾虑。如,利用28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成醒山民宿,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为8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二是借助“租赁经营”打造样板,由企业承包老宅村居进行投资建设,采取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外聘专业人员进行客源招揽、住宿服务,为农户参与民宿产业提供专业化经营模板。如,登封市摄影家协会将支部书记的老宅改建为“问松小院”,打造出“中”字文化民宿。三是鼓励“家庭经营”增加收入,由农户利用自家宅基地或房屋,经过改造装修后开办民宿,吸收家庭成员和亲属共同经营创收,激发个人致富活力,实现从农民到商户的转变。如,返乡党员冯月杰将自家房屋改建为“柿橙小筑”,其整院出租、自助民宿的经营模式,为村民参与民宿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坚持全链打造,强化政策支撑,推动多元化发展

坚持市级统筹谋划,县区、乡镇具体实施,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和地理条件,依托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谋划庭院经济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类型,让庭院经济的小产业融入到当地规模化大产业中,融入到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经济、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郑州市统筹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项目给予支持。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庭院经济发展,强化与农户的带动联结,促进共同发展。县级要细化支持庭院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措施,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深入宣传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政策举措,广泛宣传发展庭院经济对促进产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及时化解苗头性问题。挖掘培育发展庭院经济的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村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