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70/2024-00069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政协提案
  • 2024-09-02
  • 2024-09-02
关于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024088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巨立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升级换代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和实际,针对您提案中提到的“技术成果转化率低”问题以及“建立技术供求信息平台”的建议,经认真调研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科技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通过强化源头供给、健全服务体系、促进资源共享、畅通转化渠道、优化转化生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54.8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省的近一半;有223项科技成果(人)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67.37%,其中一等奖25项,占全省的73.52%。

针对您提案中提到的“技术成果转化率低”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和反思,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不足,导致转化率低。创新越来越多发生在学科边缘交叉地带,科研团队仍存在各自为战现象,致使成果产出质量不高、落地转化慢。驻郑高校、新型研发和科研机构优势领域与本地产业匹配度不紧密,导致科技成果缺少本地企业承接。二是成果信息不对称问题仍是主要矛盾,缺乏有效的供需信息交流对接机制,以及缺少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相关数据归集的可靠渠道和有效手段,无法及时跟踪分析评估工作进展、问题及成效。

围绕存在问题和您的建议,我们重点推动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高能级平台建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一)全力推进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采取“一校一策”模式,全力推进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先后推动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约落地,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

(二)持续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试行“研究院+运营公司”建设运营模式,对研究院孵化的企业或实施的产业化项目,试行“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参与”运营模式,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过程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大院名所及院士团队在郑州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省市各类模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65家。

二、加强技术转移载体建设,贯通成果转化链条

(一)搭建全市统一的转化交易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和信息,构建集发布、交易、转让、融资、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转化交易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梗阻”,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生态化服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专项行动。面向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驻郑高校,征集梳理一批可转化新技术成果,面向重点产业链征集全面收集企业技术需求,持续开展路演推介活动,促进供需匹配对接和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2024年以来,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等先后举办活动5场次。会同郑州会展中心,在郑州数字化转型创新展示中心举办1期综合科技展。

(三)探索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依托驻郑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新型研发和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探索聚集成果、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转化要素,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搭建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制定印发《郑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和《郑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引导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19家单位探索开展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续加强与您的沟通和联系,期待您持续关注我们的工作进展,欢迎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继续建言献策。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024年9月2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科学技术局成果处         邮    编:450000

联 系 人:陶海潮                         联系电话:671780459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