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助力本土企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本土企业发展的关注和关心。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出台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进入中国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入选国际国内权威榜单的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5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4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激励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引领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超百亿企业达到18家,2家企业上榜独角兽企业名单,河南豫联集团、安阳钢铁集团、郑州煤矿机械集团、郑州宇通集团、河南明泰铝业等5家企业入选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二)强化优势企业培育,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出台实施“链主”企业评价管理办法,评选认定62家“链主”企业,对“链主”企业采购产业链内符合条件的工业产品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财政奖励,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地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出台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认定三高培育库企业4106家,每年评选“十大三高”企业,给予100万元财政奖励,进一步引导企业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发展。支持企业对标行业一流,争创各类试点示范,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对认定为“单项冠军“”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3家,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4。
(三)强化中小企业培育,厚植产业发展植被。全面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若干意见》,引导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微企业,推动税务、统计等部门实现企业数据共享,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易退库企业库,完善退规预警机制,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入规入库,全市现有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2900家。出台实施《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梯度培育、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等十大专项行动,落实33条支持举措,明确对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截至2024年5月,全市现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05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9家,形成了特色鲜明、梯度发展的企业培育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坚持政策靠前发力、项目靠前储备,印发《郑州市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实施方案》,扩大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做好项目资金保障。预计全年开展“四项对接”活动200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郑好融”线上融资平台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2.9万笔,授信金额358.38亿元,放款金额277.04亿元。常态化开展“三大区域”招商,上半年开展商务洽谈、宣传推介、经贸往来等专题活动20余场。借助2024全球豫商大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共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578.5亿元。组织“三个一批”签约活动,签约项目140个,总投资2528亿元。密切与重点商协会、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基金和产业研究机构的沟通衔接,重点跟踪258个在谈项目,紧盯37个独角兽企业招商线索,1-7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5个,总签约额1806亿元。
二、下步工作
(一)加强产业链培育工作。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的产业链群发展格局,在承接省28条产业链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汽车制造等20条重点产业链。建成“6+20”工作架构(6个助企强链专班和20个产业链专班)和“一链一专班一图谱一研发机构八清单”、联席会议、逐月调度、任务交办、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每年动态调整链主企业,依据政策给予相应资金支持,促进链主企业带动本土企业快速发展。
(二)实施产业链企业包联制度。20个产业链专班同时兼任本产业链企业服务专班,产业链牵头单位负责本产业链“万人助万企”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产业链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产业链企业服务首席服务官,牵头单位各分管领导分别为本产业链企业服务员。实时掌握链主企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和关键环节企业发展动态,指导企业推进“三化”改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突破、产业链招商和提升治理能力等,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研发创新、技术改造、数智转型、招商投资、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三)协调解决企业问题。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用好企业“意见建议直达平台”,依托网格化治理平台和“郑政钉”协同办公系统,以实现企业诉求“受理—梳理—转办—办理—反馈”线上全流程闭环管理为目标,全方位升级和优化功能模块设置,不断优化完善“企业意见建议直达平台”,以智能化手段促进常态化服务,切实做好企业问题解决工作。
(四)加快落实助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关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各类财政政策,用好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实好市级现有的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郑好融”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等政策,研究制定专项支持政策,组成“一揽子财政政策包”,全方位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开展“三化”改造,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五)营造本土企业培育的氛围。做好企业培育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精心策划组织,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本土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同步开发“郑州产业链”公众号,设置企业宣传窗口,持续打造我市本土企业品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本土企业培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本土企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诚挚邀请您在今后我局相关文件的制定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