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103/2024-00117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协提案
  • 2024-10-14
  • 2024-10-14
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质量发展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2024102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董建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郑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情况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压减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产业结构实现明显优化。2023年,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84.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2.4%,比2016年(22.8%)提高29.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到39.2%,比2016年(15.8%)提高23.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到25.3%,较2016年(40.1%)下降14.8个百分点。原煤产量从2012年的4568万吨下降到1562.7万吨,产量下降了65.8%;阀门产量从126.7万吨下降到5.7万吨,下降了95.5%;耐火材料制品产量从2417.1万吨下降到467.5万吨,下降了80.7%;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从514.2万吨下降到47.4万吨,下降了99.1%,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定期排查,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

每年组织各开发区、区县(市)对照国家、省产业调整目录,对全市水泥、碳素、砖瓦窑、电解铝、铸造、造纸、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进行摸排,对排查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进行淘汰。一是淘汰碳素落后产能。完成列入省淘汰退出计划的10万吨/年以下独立铝用碳素18家企业、产能67.7万吨淘汰。二是推进泰祥电厂、东风电厂、郑东热电和荣奇(俱进)电厂关停工作。完成泰祥电厂2台13.5万千瓦、东风电厂2台2.5万千瓦机组、郑东热电厂2台21万千瓦机组关停,全市主城区已实现煤电机组“清零”。三是水泥生产线淘汰。完成中国长城铝业有限公司水泥厂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改造淘汰、新密市银兴建材厂年产12万吨的石灰窑拆除。

(二)加强政策引导,退出低效过剩产能

引导碳素、耐材等行业低效产能退出。一是退出碳素过剩产能。制定了《郑州市碳素产能压减退出项目实施方案》,鼓励除国家、省淘汰目录外的碳素企业加快退出。共有12家非10万吨以下独立铝用碳素企业关闭退出,退出产能达到127.6万吨。二是退出耐材过剩产能。开展全市耐材行业过剩产能的摸底排查,制定了鼓励耐材产能退出工作方案,运用国家、市两级政府资金1734万元,退出耐材行业过剩产能71.18万吨。三是开展煤矿分类处置。制定实施《郑州市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有序开展煤矿分类处置工作,共计19家煤矿企业的关闭退出,压减煤炭产能342万吨。

(三)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整治,完成刚玉行业整合

一是完成工业炉窑专项整治。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对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发现问题进行督办的函》(环督函〔2020〕15 号)要求,组织开展淘汰类工业炉窑专项整治行动,对列入生态环境部《关于对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发现问题进行督办的函》(环督函〔2020〕15号)的89家企业的209座淘汰类工业炉窑全部拆除整改,淘汰完成率100%。同时,又拆除摸排出清单外企业44家、问题炉窑141座,整改率100%。二是推动刚玉行业整合。指导登封市积极开展刚玉企业综合治理提升工作,刚玉企业由原来的42家整合为13家,累计关停刚玉冶炼炉子24台,刚玉产能由过去的108.6万吨下降至73.6万吨,刚玉产能下降35万吨。

(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低小散”企业整治,实施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一是推进25个特色产业集群专项整治工作。坚持落实台账管理,强化督导,整治7个县(市、区)25个特色集群企业622家,完成标杆治理73家、改造提升476家、优化整合9家、淘汰退出64家。二是开展“低小散”企业整治工作。按照《郑州市2019年“低小散”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郑环攻坚办〔2019〕234号)要求,制定《“低小散”企业整治工作涵盖范围与治理标准》,列出底线指标和各行业参照治理标准,邀请清华海峡研究院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全市除巩义全部纳入深度治理外,对其余15个县(市、区)1142家“低小散”企业集中开展了整治行动,完成治理1091家,关闭停产企业51家。三是完成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郑州市纳入搬迁改造的企业共11家,其中,转型转产1家、就地改造4家、退城入园1家、搬迁改造1家、关闭退出4家。已于2021年底完成全部搬迁改造任务,通过省工信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并通过省工信厅和生态环境厅的复核销号。 

(五)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改革,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研究出台了《郑州市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实施意见》(郑政﹝2020﹞8号)和《郑州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郑政办﹝2020﹞10号)《关于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优化要素配置的若干措施》(郑政办〔2021〕55号)等政策文件,建立了“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已连续三年完成制造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全覆盖。根据结果将企业分成A、B、C、D四类,对不同类企业实施差别化政策,比如D类企业不能够申请政府的奖励和补贴,不能扩产、不能新增用地,能源价格也比A、B的企业高很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淘汰退出。

(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型升级动力不断增强

制造业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全市研发投入比重为85.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70%。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7%,比全国平均水平(2.54%)高出0.13个百分点。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80家左右,总量预计突破5800家,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1547家,总量超过1.3万家。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至2023年底,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166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8家。宇通客车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泛锐熠辉陈豫增专家团队研发的“万米水深浮力材料技术”“某装备用碳化硅涂层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制约我国关键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七)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建成5G基站超过4.8万个,5G网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成功入围全国“千兆城市”,2023年,郑州市入选全国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达到2720G,位居全国第6;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建成4个超大型数据中心,规划机架数量超过10万个,形成了中部一流的算力设施。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通过验收,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建成8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天瑞信科的天信工业互联网是我省唯一国家级“双跨”平台。实施“智改数转”行动,累计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8家、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5家、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16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80个,高新区、经开区、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被认定为河南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海尔热水器互联工厂、富士康郑州厂区获评全球灯塔工厂。成功入围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新型耐火材料制造等4个行业参与试点。加快“万企上云上平台”行动,2023年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15万家。

(八)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制造业焕发新活力

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要求,聚焦铝工业、食品制造、耐材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技改项目建设和新品推广、平台建设、试点示范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每年推进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500个以上。2023年,全市实施技改项目520个,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9%,高于全省(17.4%)11.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8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75家、绿色工业园区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7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家。

二、存在的问题

高耗能产业占比仍然较高;部分产业链不够完整、整体配套率不高;有的产业链根植性不强、附加值不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总体思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层和高效能赛道转换机制,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

战略重点:一是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改造提升传统汽车、装备制造、铝工业、食品制造、服装家居、耐材建材等6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改造,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一号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0%左右;到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左右,培育一批50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实施“三品”战略,建成全球重要的冷链食品研发生产(物流)基地。加快铝加工制品“减量、延链、提质”转型,力争到“十四五”末,打造2000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强化梳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导向,今年重点培育认定50家以上引领作用较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链主企业。力争到2025年,每年培育50家以上引领作用较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链主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外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基本建成链群完整、链主带动、链条协同、特色明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链生态。下一步,我们要研究制定产业链全景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链项目建设,梯次培育产业链企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协作水平,强化产业链要素支撑。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跨越工程,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形成“芯屏网端器”产业生态圈,巩固提升智能终端(手机)产业优势;提升体外诊断试剂、心血管疾病重大诊治医疗器械、特色中药等行业优势,争取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三是实施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行动。聚焦未来技术产业化,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加速现有产业未来化,培育形成一批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链群;关注源头技术突破的衍生应用,构建“研发+产业+应用”链式发展新格局。四是实施开发区改革创新行动。按照“一县(市)一省级开发区”、突出发展制造业的原则,目前已整合优化省级开发区17家;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实施“三化三制”改革,严格落实“多规合一”“三条控制线”和产业用地不低于60%的要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力争2025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万亿元、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0%。

具体举措:一是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推动低效企业退出。认真总结“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经验,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覆盖面,为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强化“亩均论英雄”结果运用,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税收、排污、碳排放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发展或退出经营。建立高耗低效整治企业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环保、质量、能源等领域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政策要求,对高耗低效企业实施分类整治。对存在违法违规等行为的企业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经整改仍未达标的,坚决依法处置;对其他高耗低效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体腾退、搬迁入园、改造提升等方式,实施“一企一方案”,对标提升,达标销号。

二是强化整治资金保障,加快低效企业改造升级。每年利用国家、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针对砖瓦等污染高、效益低的行业,给予政策补贴,鼓励企业退出,腾退用地。允许各开发区、区县市提取土地出让收入的0.5%以上作为专项经费,专项用于低效企业整治、盘活工业用地等。市财政建立工业用地收储专项资金,加大低效工业用地收储和再开发力度。支持国有资产平台积极参与收储和再开发力度活动。积极落实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三高”企业发展等相关政策,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断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和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通过智能化装备、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软件等手段优化生产全过程,降本增效,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大力培育“新制造”和“新服务”。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打造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5000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高端装备等一批2000亿级产业集群;开辟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氢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应用场景,建设全国重要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区。完善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行动,通过嫁接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培育新品牌、重塑新链条,再造新优势。实施都市工业创新发展行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和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重点产业、瞄准科技前沿,推动建设一批在郑国家、省级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充分发挥中原科技城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和省科学院一流创新平台“磁吸”效应,大力推进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创新龙头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聚焦工业基础能力、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关键,分类分级建立重点产业典型产品短板技术攻关名录。聚焦20条重点产业链重要环节技术难点堵点,采用“揭榜挂帅”等模式,推动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与“链主”企业合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标志性成果,大力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三首”产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壮大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培育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科技中介组织。

五是推动产业链群现代化。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统筹推进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实施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链。每年培育“链主”企业50家以上,到2025年“链主”企业达到150家左右。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大力培育集群促进机构,协同破解科技创新、投资融资、转型升级等发展难题,支持超硬材料、耐火材料、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创建国家、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省级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打造产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引导小微企业园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建成200个小微企业园,扩展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实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升行动,提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能级。

六是推动绿色化发展。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建材、有色、钢铁、水泥等行业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持续推进一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和服务体系。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发展屋顶光伏、多元储能等,建设一批综合智慧能源零碳电厂和1000个工业微电网,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4%以上。

七是完善高质量发展生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方面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落实“郑聚英才计划”相关政策,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企业家领航计划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支撑。支持高等院校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加强学科和专业设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机构,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大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优化制造业领域学科设置,大力发展“新工科”;推行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推动高级技能传承,培育“现代工匠”和“金蓝领”。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活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优质生产要素的活力。

尊敬董建山委员,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参考您的建议,深入实施“三标”活动,增强换道领跑信心,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高地,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