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交提字〔2024〕6号 签 发 人:杨振茂
办理结果:A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20240589号提案的答复
王长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郑州公共交通发展的关心并为郑州市公共交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一、推动两网融合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开通社区(地铁)接驳巴士
郑州市地铁开通之初,郑州公交就积极探索开通“社区(地铁)接驳巴士”线路,采用8米车辆和专用站牌,实现地铁、大型公交枢纽、商业中心与市民“家门口”的无缝对接,极大方便了社区居民出行,较好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实现了“地铁把人送到站,公交把人送到家”的目标。目前已开通的101条社区(地铁)接驳巴士线路,成为郑州市公交与地铁高度融合发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优化公交线网结构
依托《郑州市公交线网服务提升方案》,于2023年8月开始,分批次开展公交线网的优化工作,进一步强化公交和地铁线路网络关联。通过对公交线网进行的机构性优化调整,实现二者在网络的空间分布、客流出行方向和需求、相互输送等方面不断融合。
同时,为配合地铁线路的开通和运营,自2013年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郑州公交通过优化、新开、撤停、延时等多种方式,不断促进公交和地铁“两网融合”,共同推进郑州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
(三)优化运营生产组织
1.扩充夜班线路
公交集团于2023年6月1日新开夜班线路30条,发车时间和间隔积极与地铁末班时间匹配,进一步扩大地铁站点服务范围,促进郑州市夜经济发展。
2.延长运营时间
通过大数据和客流分析,调整部分线路运营时间,对25条线路延长末班时间,进一步提高公交与地铁运营时间的匹配度。
(四)迁移(改建)公交站点
为了缩短与地铁站点接驳距离,开展了常规公交站点的优化迁移和改建,共确定公交站点迁移改造14处(其中现场已设公交站需增加停靠点位4处、可直接设立站牌1处、需城管局配合迁移花坛草木并硬化地面共9处)。目前已完成5处迁移改造(其中增加停靠点4处,1处增加站牌),剩下站点需要城管局改造后完成迁移。
(五)地铁站点接驳情况
目前公交线路可覆盖市区131个地铁站点中的120个,其他11个地铁站点因为道路不具备公交车通行条件、客流较少或站点未启用等暂未实现公交接驳。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增开接驳线路
持续发展地铁接驳巴士。在现有101条地铁接驳巴士线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常规,以更加契合市民需求的思路设计线路(如深入大型社区、医院、高校等与地铁站点高效连接)。加强地铁站点公交线路接驳覆盖,对未实现公交接驳的地铁站点,待条件具备后,积极规划、调整线路,实现全部站点接驳。
(二)灵活发车班次
由于部分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呈现明显的潮汐特征,早晚高峰时间的客流激增,其他时段的客流则明显下降。针对这样的特征,部分接驳公交线路结合车站情况可确定灵活班次。如一些接驳公交线路的运营时间可根据地铁站点客流调整为高峰服务。这样满足了工作日通勤接驳的需求,使得客流与运力尽可能匹配。
此外,对一些具备条件的地铁站点继续推广“零等候”线路模式。继续推行“地铁一到,公交即发”的乘车服务,让市民实现地铁公交换乘“零等候”。
(三)推行末班同时
对于部分轨道交通站点来说,夜间由于缺乏公交接驳,站外常常形成非法营运的重灾区。可结合客流需求调研,对于一些重点站点的接驳公交线路末班时间进行延长,某些重点线路甚至可以对接轨道交通末班。
(四)发展无缝换乘
通过新建、调整公交站点,将轨道交通的出入口与公交车站无缝连接,实现零换乘;通过打造公交微枢纽、风雨连廊,改善乘客换乘环境;通过完善换乘标志标识,提升乘客换乘便捷性。
(五)扩展网约公交
以龙湖里网约公交模式为基础,一是向出行客流更多和适合网约公交的新区域拓展,尤其是地铁覆盖空白区,进一步扩大地铁站点服务范围;二是推出网约公交新模式(直达快线、高峰快车等)实现各主要走廊精准化、高品质网约出行。
(六)研究优惠换乘
推动建立两网联程优惠机制,通过制定“公交+地铁”出行更加优惠的措施,增强吸引力,吸引乘客从其他交通方式向公交和地铁转变。
再次感谢您对公共交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公交,多提宝贵意见及建议。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