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58/2024-00041
  • 郑州市文物局
  • 政协提案
  • 2024-08-23
  • 2024-11-12
关于加大大遗址公园建设投资利用力度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20240145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苏光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大遗址公园建设投资利用力度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郑州市大遗址公园建设相关工作的关注和建议。针对您的提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郑州市文物资源及大遗址概况

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也是黄河、大运河、长城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战略综合叠加的国家中心城市。目前,郑州市拥有世界遗产2项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项89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49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91项,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于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上世纪50年代至今,郑州市文物考古工作先后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4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6项,居全国首位。

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郑州的郑韩故城、郑州商城遗址、宋陵、小双桥遗址、大河村遗址5处大遗址被列入重要大遗址名单。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郑韩故城、郑州商城遗址已获国家文物局授牌,大河村遗址、北宋皇陵已获国家文物局立项,总量全国领先。

二、郑州市大遗址保护利用所做的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大遗址考古发掘研究,逐步完善大遗址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积极争取实施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建成了一批考古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成就喜人。

(一)深化考古科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和历史研究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相关要求,郑州市积极探索中华文明进程,近年来依托“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对郑州地区在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遗址,如老奶奶庙遗址、李家沟遗址、裴李岗遗址、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大河村遗址等,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30余项研究课题,涉及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石器工业、综合测年、体质人类学、建筑复原、天文考古等多个领域和学科,大遗址相关考古发掘报告陆续出版,考古发掘研究整体水平获得长足进步。

(二)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一方面,推动双槐树遗址、商代都城遗址等大遗址形成保护地方性法规、政策,目前《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已公布,《郑州市商代都城遗址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报告已完成;持续高标准推动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和公布工作,完成了《小双桥遗址保护规划》等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及公布,整体上保证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结合国家战略部署,我市先后编制出台了《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郑州市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方案》《郑州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施工程方案》《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郑州市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的意见》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以实体项目支撑印证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三)实施保护展示利用工程

积极实施大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利用和环境整治等工程,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荥阳故城城墙抢险修缮工程、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郑州商都考古探索中心等一批重要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得以实施。这些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使这些大遗址中的重要节点得到了保护,使大遗址本身的价值得到了阐释,而且还推动了与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相关的考古发掘研究、环境整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使大遗址保护总体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四)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引领示范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前,除四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外,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东赵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相关筹备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郑州市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为引领,以“生态保遗”工程为补充,综合打造城市文化总体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的55个生态保遗项目,文化内涵丰富,独具郑州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传承文脉、服务社会、优化环境、带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谋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遗产保护“整合化利用、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这一发展机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利用元宇宙等先进技术提高文物保护展示水平,不断提升文博人员专业能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同向发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着力在加快推进文物活化利用上下功夫,在提升文化强市、文物大市影响力上挑重担,加大大遗址公园建设投资利用力度,在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出圈出彩”上求突破,在全面提升“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上见成效,积极为赋能社会经济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8月23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