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58/2024-00043
  • 郑州市文物局
  • 政协提案
  • 2024-08-23
  • 2024-11-12
关于加强黄帝时期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展示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2024056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袁进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黄帝时期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展示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黄帝时期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建议。针对您的提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郑州境内的黄帝文化遗址遗迹资源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和文明始祖。处于5000多年文明“起点”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符号的源头性标识。

郑州境内有着丰富的黄帝相关历史遗迹、遗址和山川地名,长期流传的大量关于黄帝的民俗、传说,其中位于新郑、新密具茨山一带分布最为密集。以具茨山主峰风后岭及其上轩辕庙为中心,分布有黄帝推策台、南崖三宫、黄帝避暑洞、黄帝御花园、黄帝问道广成子处、广成城、黄帝女儿梳妆台、黄帝饮马泉、大鸿寨、嫘祖洞等众多黄帝文化的遗迹。近年来在具茨山发现黄帝时期的岩画与巨石、祭坛、古建筑遗址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文化遗址群,更是探索中华文明体系起源的珍贵遗迹。由此可见,郑州所在的中原地区是黄帝故里及黄帝文化的核心区域,亦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脉之所维。

二、黄帝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志和源头性标识。郑州市文物局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做好黄帝时期相关遗址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一)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

郑州市文物局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先后组织编制了多项重要保护规划方案,研究出台了《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方案》《关于推进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的实施意见》《郑州市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纲领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黄帝文化相关遗址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政策保证。郑州市以建设“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为核心,全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全力打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通过做好黄帝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传承弘扬,让国人乃至全球华人可以在郑州感受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源头,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黄帝时期文化遗址考古工作不断加强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加上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研究,认定黄帝时代距今有5000多年,大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境内有很多遗址,如大河村遗址、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西山遗址等典型仰韶文化遗址都可以见证黄帝时代的生产生活情况。

依托“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对郑州地区在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遗址,如黄帝时期大型都邑性聚落双槐树遗址、丝绸之源青台遗址、仰韶文化的标尺大河村遗址等,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项研究课题,涉及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石器工业、综合测年、体质人类学、建筑复原、天文考古等多个领域和学科,均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和新认识。其中双槐树遗址、西山遗址还获得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三)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为加快文物保护服务民生,郑州市实施了“生态保遗工程”,切实让古遗址“活”起来,黄帝文化时期的一些重要遗址公园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大河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立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已基本完工,位于该遗址内的仰韶文化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全面系统展示中国仰韶文化的大型平台,是展现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

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一期)核心区项目占地993亩,计划总投资31213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道路工程及设备工程等。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双槐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推进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一期)设计方案编制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遗址周边产业园积极沟通,利用用产业园闲置厂房建设双槐树遗址临时博物馆展厅。

青台遗址、西山遗址等黄帝时期的重要遗址正在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同时积极推动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为后续保护利用夯实基础。

(四)积极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郑州在推进双槐树河洛古国、青台遗址、大河村遗址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与洛阳、三门峡等城市仰韶文化联合申遗筹备工作。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提交了《关于仰韶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仰韶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对相关考古遗址、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等文化遗产展示利用项目进行有效整合,使仰韶遗址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项目形成合力,对遗址生态环境和遗产分布区群众生存环境进行改善提升,更有效促进黄帝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五)提高影响力,讲好黄帝故事

一是打造黄帝文化研究平台。作为轩辕黄帝的故里和建都地,新郑市借助丰富的黄帝文化资源建立黄帝文化中心,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等学术机构通过大量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为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通过举办黄帝文化论坛、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探索黄帝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之路。

二是举办“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提升黄帝文化影响力。在2024年“五一”假期,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了“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同时开放了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大河村遗址,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免费领取文创礼品、品尝文物考古咖啡、参与考古体验等。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中央及省市媒体高度关注,多次报道。

三、持续擦亮“黄帝故里”金名片

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华夏文明基本特质形成的源点和起点。下一步,郑州市文物局将持续紧紧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坚持守正创新,把弘扬黄帝文化和构建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做好相关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为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郑州贡献。

(一)持续做好黄帝文化时期遗址考古科研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下一步,我们更加注重长效性,以考古发掘、历史研究最新成果为基础,加强黄帝文化研究,强化黄帝文化及黄帝故里标识,挖掘梳理文化资源,做好学术支撑,继续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城市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梳理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再到龙山文化时期的历史遗存,进而推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研究的深入,构建黄帝文化研究中的郑州考古标志体系。加大遗址保护开发利用,转变人文景区陈旧的展览模式,针对不同考古遗址,引入创意思维模式,抓住文化资源自身特点,凸显各自的个性,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设置代入式体验情景,调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在内的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把郑州的文化优势充分展示出来。

(二)多措并举提高黄帝相关遗址展示传播水平

一是不断优化传播内容,在黄帝文化国际传播中展现新风貌。不断用黄帝文化最新研究成果赋能对外传播,传播的内容着重突出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系统整理和挖掘黄帝文化的历史资料,不断加强相关遗址的科学研究,以科学、准确的方式呈现黄帝文化的历史脉络,并强调相关遗址文化的独特性,突出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地位。二是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在黄帝文化传播中实现新突破。黄帝文化遗址的传播既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长处,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传播渠道。积极指导相关县区打造专属于黄帝文化的外宣品牌,并与主流媒体、视频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构成联动,形成黄帝文化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国内、外媒体同频共振。

(三)构筑黄帝文化遗产保护“同心圆”

郑州市文物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做好黄帝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助力黄帝文化影响力再上新台阶。一是在相关遗址的保护利用中围绕黄帝文化和黄帝故里建设,指导相关县区文物部门积极发挥文物作用,从吃、住、行、游、娱全方位植入黄帝文化元素,凸显黄帝故里的文化特色。努力不断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场馆建设、文化街区打造、城市风貌提升以及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推进黄帝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相关遗址展示努力做到线上线下联动,在做好线下展陈的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版、可移动的黄帝文化纪念馆,不断丰富内容、完善体验,让各方宾客随时随地了解感受黄帝文化。二是努力建立黄帝文化大众话语体系。在相关遗址原有宣传口号标语的基础上优化提升,以中华民族、全球华人对黄帝的敬仰和黄帝文化的广泛认同为基础,积极吸收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相关宣传口号标语,做到经得起检验、获得人民群众认可。三是持续发挥好文化遗产沁润人心的作用。通过社会宣传、专家普及、校园推广等系列活动,打造人人学习、人人传播、人人弘扬的社会氛围,让以黄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百姓生活,提升城市综合人文素养,为高水平持续办好拜祖大典、加快塑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8月23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