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54/2016-00030
  • 郑州市扶贫办
  • 统计
  • 2016-02-20
  • 2016-02-20
郑州市“十二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郑州市“十二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市中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纳入全市全域城镇化体系一体推进。

为加快我市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五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2012年我市将扶贫标准提高到3000元(按照2010年不变价),比国家和省定标准2300元提高了30%,让国家扶贫政策惠及更多贫困人口。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方案》、《郑州市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5—2017年)》和《郑州市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十多个被套文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涵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个方面,政策相互配套,打“组合拳”,为做好“十二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2011年的77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5.3亿元,年均增幅超过60%。市本级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总投入达到12.8亿元。

二、“十二五”扶贫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以旅游开发为引领,突出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理念,总结探索与郑州都市区建设相结合,具有郑州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0.3亿元,整合行业和社会扶贫资金53亿元,经过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24.49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3.9万人。

一是专项扶贫力度大。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1.8万人;在143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万人,实现就业、创业22698人;实施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256个,其中省级科技扶贫项目29个,市级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227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扶持项目19个;在50个村实施金种子互助金项目,同时重点打造了新密尖山风景区旅游扶贫项目、登封唐庄“世界心谷”项目等一批区域性乡村旅游扶贫项目。

二是定点扶贫效果好。我们建立了定点扶贫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由59个市属单位和189个县(市)区属单位试行定点扶贫工作,实现了对全市248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工作全覆盖和面上贫困人口的全覆盖。我们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为248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明确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实现了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十二五”期间,各定点扶贫单位共引进各类资金9680万元、项目309个,捐赠钱物共计820余万元,扶持种植养殖专业户1356户,调整优质粮食和高效经济作物面积5769亩,发展优质果品面积2964亩。

三行业和社会扶贫工作力度大。各行业部门根据各自特点,坚持在资金和项目上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十二五”期间,行业部门在我市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61个乡镇(办事处)850个行政村累计投入资金约125亿元。我市扶贫系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五年来,共撬动社会力量投入扶贫开发17亿元,带动了贫困地区旅游、养殖业、服务业等的发展。

三、实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

截至2015年底,我市还有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95万人,这些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差,是扶贫攻坚的最难点,是脱贫攻坚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将这些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牢牢抓住手上,扛在肩上。坚持坚持“六个精准”的扶贫标准,“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合力推进。确保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扶贫对象全部脱贫,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个率先”作贡献。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