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3165075/2018-00039
  • 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统计信息
  • 2018-01-12
  • 2018-01-12
郑州市人力资源市场2017年职业供求分析报告

2017年,郑州市职业介绍中心所属的两个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招聘会160场(其中专场招聘会16场,综合类招聘会144场),共接待用人单位4784家,提供岗位289201个,办理求职登记61389人。与2016年相比,招聘岗位数和求职登记数都有所减少,招聘岗位数略有减少,求职登记数减少的较多,总体用人需求变化不大,到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的求职者变少了。从2017年各季度供求人数来看,上半年供求双方人数呈现增长趋势,下半年供求双方人数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季节因素中对人力资源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春节因素,春节前是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人数最少的时段,春节后供求人数达到峰值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下降。



2017年人力资源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是用工主体,“招工难”“就业难”两难并存

2017年用人单位在郑州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网上就业平台、日常委托招聘发布的总岗位数和2016年相比相差不大,企业用工的总体需求变化不大。从岗位所属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5.39%,第二产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22.01%,第三产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72.60%,第三产业还是用工的主体。从岗位所属的行业分布来看,批发零售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27.23%,制造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20.12%,住宿和餐饮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11.6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10.1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岗位所占比重为10.39%,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的用工需求最大,占总岗位数的近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用工需求增长比较明显。从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来看,64.72%的岗位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按企业规模分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企业。2017年郑州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整体上保持稳定,第三产业是用工主体,中小企业是用工主体,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是用工较多的行业。但是 “招工难”“就业难”两难并存。 “招工难”问题首先是招人难,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历、技能、薪资待遇等问题和求职者的要求存在差异;其次是留人难,有些老员工寻求更好的待遇,有些新员工不适应工作。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加重了“招工难”问题。“就业难”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就业群体上,“4050人员”年龄偏大,农村失地农民因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学历偏低的青年就业竞争压力大。


二、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明显,就业多样化趋势加速

2017年郑州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登记人数和2016年相比有所减少,求职群体存在一些变化。从求职人员类别来看,就业转失业人员占总求职人员的51.83%,新成长失业青年(含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总求职人数的28.43%。从求职人员性别来看,男性求职者所占比重为47.38%,女性求职者所占比重为52.62%。从求职人员的年龄分组来看,25岁以下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26.17%,25岁-34岁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67.27%,35岁-44岁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5.06%,45岁以上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1.51%。从学历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26.59%,大学专科学历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27.99%,普通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学历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25.43%。求职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男女比例相差不大,高中、大专、本科学历分布均匀,以跳槽找工作为主,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占相当的比例。求职群体结构分布上保持稳定,但是总体人数有所减少,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对就业影响明显,就业多样化趋势加速。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持续投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所缓解,很多城市都有人才引入计划,各大企业开展的校园招聘也卓有成效,国家、省直公务员考试和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也吸引了很多高校毕业生。此外,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分流了一些求职群体,他们通过互联网自主创业、开网店、做直播等等实现就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不再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求职。还有一些求职者选择待业,学习深造或者旅行。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济及依靠传统经济的传统就业冲击较大,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导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人数有所减少,人力资源市场在就业工作中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三、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产教需深度融合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人力资源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主要矛盾,一是市场岗位需求与相关职业技能的人力资源供给不对等,形成市场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的局面;二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期望值存在差异,难以找到契合点。用人单位更注重具备相应工作年限的有经验求职者,而很多求职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三是技术人才供求失衡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企业对技工、高级技工等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求职群体庞大,自身职业技能和岗位要求不匹配,加剧了就业结构性矛盾。针对这些问题,一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以创业拉动就业;二是加大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力度,弥补当前求职者职业技能缺失的问题;三是从高校教育体制上入手,高校教育和就业相关联,产教深度融合,高校站好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班岗。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双方也需要找准定位,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形成良好供求互动。

四、新时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强化基本服务,创新服务模式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实体经济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有所减弱,而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比较传统的就业市场,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经济的吸引力较小,互联网经济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在人力资源市场体现的不明显,因此传统的人力资源市场需要随着经济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经济使得一些传统岗位消失了,一些岗位发生了变化,也催生了一批新的岗位,出现了新问题。例如共享经济下的“滴滴”司机,各种外卖员、快递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有哪些,如何保证他们遵守职业道德,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完善他们的劳动保障。此外,郑州市推出的“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通过住房、创业、落户、货币等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郑州工作,如何完善这个政策里的公共就业服务,这些还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基本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民生需要稳定的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社会就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就业市场需要保持平稳运行。由于经济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需要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保持灵敏的嗅觉,及时跟上经济转型和就业形势变化的脚步,维持就业形势的稳定。同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也应该循序渐进,依据经济和就业的变化强化基本服务,创新服务模式,保障就业质量。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