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522/2013-00002
  • 郑州市财政局
  • 综合,政务,收入,支出,财政,资金
  • 2013-09-25
  • 2013-09-25
关于郑州市2012年财政决算和2013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2012年决算情况
  (一)全市财政决算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5800000万元,后经各县(市)区人代会批准,正式上报汇总的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5781691万元,全年实际完成6066488万元,为预算的104.9%,比2011年(下同)增加1043313万元,增长20.8%。加上上级补助1637128万元,调入资金199214万元,上年结转175361万元,上年结余2122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2485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218万元,全年收入总计8214389万元。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5750000万元,后经各县(市)区人代会批准,正式上报汇总的支出预算为5432837万元,加上上级追加、当年收入超收安排和上年结转项目资金等,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以下简称“预算”)为7045606万元,全年实际支出7006980万元,为预算的99.5%,比上年增加1341174万元,增长23.7%。
  收支相抵,扣除上解省级支出982370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2485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0万元、调出资金1754万元后,2012年全市滚存结余73427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38076万元,滚存净结余35351万元。
  2012年,全市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17373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839653万元,一般转移支付577720万元。
  全市基金预算收入3390810万元,增长57%,增收1230507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比上年增加1190411万元;全市基金预算支出3249016万元,增长45.5%,增支1015779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比上年增加845604万元。
  (二)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2401227万元,全年实际完成2524352万元,为预算的105.1%,增长2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367725万元,调入资金138159万元,上年结转69832万元,上年结余182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13526万元,全年市本级收入总计3215415万元。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2020301万元,加上上级追加、当年收入超收安排和2011年结转项目资金等,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为2842832万元,全年实际支出2833119万元,为预算的99.7%,增长22.6 %。
  收支相抵,扣除上解省级支出251991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89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0万元,2012年市本级滚存结余21305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9713万元,滚存净结余11592万元。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1161916万元,增长95%,增收565948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比上年增加531895万元。市本级基金预算支出508177万元,下降0.8%,减支4076万元,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比上年减少16738万元。
  2012年,全市财政认真落实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加强财政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较好地服务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政府资金、资产、资本、资源,综合运用信托、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结构化融资、BT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1.7亿元,新增融资10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2.5亿元,利用政府外债资金5.2亿美元,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投资60亿元,确保132项新建、续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常进行,城区道路大修、排水管网改造等市政工程有序推进。拨付资金4.3亿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拨付拆迁安置补偿成本42.3亿元、政府收益19.8亿元,减免缓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7.4亿元,支持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和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城区功能和城市形象逐步提升。
  二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出台财政政策措施,统筹资金146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发展。拨付资金20.7亿元,落实企业帮扶政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拨付资金27.2亿元,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拨付资金57.6亿元,以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为载体,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中心建设,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结构调整、新技术成果转换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提升,吸引科技资源向我市集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拨付资金15.4亿元,支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三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改善民生的总投入达到512亿元,增长22.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民生“十大实事”基本完成。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全市教育支出124亿元,增长34.8%,完成国家确定的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目标。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农民参保缴费补贴标准、城乡低保五保标准,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认真落实惠农补贴,积极推进新菜田、高标准农田及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市与县(市)区之间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县(市)区发展经济和培育财源的积极性。继续实行按经济分类编制部门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加大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结果的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推进国库管理与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改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明确公务卡结算范围,建立市级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和国库现金运作管理制度。推行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建立政府性存款与政府性贷款挂钩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测体系,定期分析政府性债务状况,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2012年,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下,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财政监督日益加强,理财方式逐步转变,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仍比较薄弱,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时效性有待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重点资金仍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问题;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效益尚需提高。同时,审计情况也表明,财政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市政府已要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按照市人大有关决议和审计意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市财政局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细化财政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2013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支预算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经各级人大批准,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6657552万元。1—6月份实际完成3610066万元,为预算的54.2%,增长19%。经各级人大批准的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6175927万元,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上年结余结转等,截止6月底,支出调整预算数6350429万元,实际支出3300805万元,为预算的52%,增长11%。
  1—6月份,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09112万元,为预算的50%,增长68%;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964137万元,为预算的43%,增长55.6%。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2854663万元,1—6月份实际完成1427529万元,为预算的50%,增长9.3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2602576万元,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上年结余结转,减去补助下级支出等,截止6月底,支出调整预算数2543188万元,实际支出1273837万元,为预算的50.1 %,下降3.4 %。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27215万元,为预算的41.9%,增长24.2%;市本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08311万元,为预算的10.8%,增长18.6%。
  (三)上半年财政预算运行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95.8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2.6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1978.3亿元,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2亿元,增长12.7%。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各级财税部门不断强化收入征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1亿元,为预算的54.2%,增长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二是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我市税收增长22.5%,增收50.4亿元,比上年同期提升16.6个百分点。随着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274.1亿元,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5.9%,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税收累计增速整体呈回落态势。上半年,我市税收虽然保持了较高增速,但是受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行业税收增速回落影响,税收1—6月份累计增速分别为29.7%、32.6%、29.4%、32.5%、31.5%和22.5%,整体呈逐步回落态势。
  四是民生支出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2亿元,增长34.3%;医疗卫生支出27.9亿元,增长34.4%;节能环保支出3.5亿元,增长41.9%;住房保障支出6.5亿元,增长57.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4.9亿元,增长23.1%;农林水事务支出23.5亿元,增长67.2%。以上各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达到225.9亿元,有力保障了民生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四)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以“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总要求,强化三大主体工作,深化四项改革,着力抓收入、抓融资、抓管理,财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税源建设例会制度,完善收入督导机制和固定节点日报制度,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建立健全房地产、建筑安装、金融保险、电信服务等重点行业税收控管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管理。加强国有资本经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积极开展总部企业认定工作,落实总部企业奖励政策,努力实现税收最大化。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圆满完成“营改增”纳税人信息移交工作,“营改增”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二是强化资金筹措,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认真研究中央、省宏观经济及财政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9.8亿元,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0.6亿元。进一步健全投融资工作机制,积极与驻郑金融机构沟通洽谈,探索多渠道融资,实现融资251亿元。上半年,投入资金301.7亿元,有力支持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拨付城建资金41亿元,重点用于轨道交通、城市快速通道、立交桥等项目,深入推进畅通郑州建设。拨付土地出让资金98亿元,落实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合村并城的土地收益返还政策,保护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投入资金27.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集聚区企业发展,实现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争取上级资金4.7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2.5亿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积极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资金50.9亿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落实资金37亿元,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减税政策,继续实施“种子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安排资金4.2亿元,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136”工程、高标准良田示范工程及“菜篮子”工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是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重点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项,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上半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25.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8.5%,同比增长23.2%。继续实施各项惠教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城市义务教育优惠政策及国家各项助学政策。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拨付资金5.5亿元,提高新农保缴费补贴标准,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奖励,带动小额担保贷款3.4亿元,实现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2万人。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安排资金12.3亿元,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拨付资金5.5亿元,积极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深化财政改革,稳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完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联席审批会议制度,加强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实行专项资金分配周例会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流程,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施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加强日常跟踪监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逐步提高。建立市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实行环节控制,预算执行日趋规范。继续推进预算公开,及时公开市本级财政总预算,督促政府组成部门公开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透明度不断增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落实厉行节约各项措施,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及其他行政运转经费支出。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平稳,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受需求不足和我市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影响,我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目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工业经济短期内难以实现快速增长,高耗能行业经营收益状况尚未改善,部分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受经济形势影响,财政收入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税收整体呈逐步回落态势,完成预算任务压力较大。财政支出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都需要增加投入,增支项目多、刚性大、政策性强,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下半年,我们将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努力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收支预算和目标任务。一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制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财政补贴和分配政策,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投融资公司做大、做强、做活,增强融资能力,缓解重大建设项目融资困难。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财政激励措施,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县(市)区完善城市建设融资机制和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二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目标定位准、针对性强、作用直接有效的优势,积极整合各类产业引导资金,突出激励和导向作用,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实施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区实现晋位升级。研究制定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突破口和核心增长极。三是保障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压缩行政经费、“三公经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民生投入。继续加大民生“十大实事”财政投入力度,新增财力向重大民生事项倾斜,集中财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四是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加强经济、财政运行态势分析,加大对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跟踪分析,不断提高依法治税、综合治税水平。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体制衔接和保障工作,研究出台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面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