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54/2017-00045
  • 郑州日报
  • 扶贫
  • 2017-04-11
  • 2017-04-12
郑州慈善:凝智聚力 精准扶贫

善爱德荣,兴业润世。慈者仁心,善者大美。

慈善事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调节贫富差别的平衡器,扶贫济困是慈善的应有之义。

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其中,将扶贫济困写进总则,位列六大类慈善活动之首,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为慈善事业助推精准扶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践行慈善宗旨的最新使命,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以慈善凝聚全社会之力,为扶贫开发“补短板”“救急难”“兜底线”。

对此,郑州慈善,一直在行动。

核心提示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任务;2016年和2017年全国两会上多次提到“精准扶贫”。

在精准扶贫的工作进程中,慈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郑州,慈善助力精准扶贫一直在行动:针对不同困难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慈善项目,将更多陷入困境的群众纳入帮扶对象;设立多种慈善基金,专款专用于特殊困难群众;以数万名慈善志愿者为触角,发现困难群众,一经核实,发现一例救助一例……

慈善事业,既有益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又是政府主导下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补充。

慈善事业助力精准扶贫,郑州一直在努力。

以项目为基石 慈善助力精准扶贫

2016年8月26日一早,登封市西南的白坪乡煤窑沟村迎来一批穿着白大褂的“客人”——他们是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

踩着水、踏着泥,村民梁大伟拖着媳妇来到了村委大院里。经过几十分钟的会诊,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生断定梁大伟媳妇IQ为65,属于智力残疾。

“今天上午专门来检查的村民中,多人符合精神残疾或智力残疾的标准。”忙到中午12点,八院医务科科长霍军累得捶着腰,给出了结论。“以前他们没机会去医院检查,所以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也就没法享受补助。”村子里的负责人说。这次,八院的医生现场诊断后,将协调残联、民政部门为他们办理残疾证。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参与的慈善活动,这只是其中之一。早在2011年开始,由郑州慈善总会、八院共同实施的“呵护心灵 · 一路同行”慈善项目就正式启动了。郑州市低保、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精神病人、有明显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长期关锁在家的精神病人都将会得到及时救治,有病可医将变为现实,每个受助对象一年为一个救助周期,救助上限为5000元。而这个慈善项目,也在2014年获得了“中华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在煤窑沟村,针对村子里的实际情况,郑州慈善总会开展了一揽子帮扶行动:原本没啥业余生活的村民有了“慈善文化广场”,不仅安装了健身器材,还时不时邀请豫剧名角来这里进行义演;村子里成立了慈善爱心基金,注入了20万元,谁家有困难就可以及时帮扶……

“以慈善项目为基石,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慈善救助的范围中来,让善款善物用在‘刀刃’上,既要以慈善工作促进精准扶贫,还要以慈善力量力促苦难群众精准脱贫。”对此,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说。

从2009年开始,郑州慈善总会便开始以慈善项目为拉手,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受益。每年投入善款不少于20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不低于30万人次。这其中,有针对生活贫困的肢残人的“慈善义肢 助力前行”残疾人援助慈善项目,先后为300名残疾人提供了义肢,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有针对盲人的“圆梦行动”盲人援助项目和“掌上图书馆”慈善项目,为盲人购买电脑和读屏软件,让他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上网,并聘请专业人员教授他们开网店,让他们在信息社会也能凭借自己的高科技技能生活;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在暑期当养老护理员,获得奖学金的“传递温暖 呵护夕阳”慈善项目;有把生活困难、遇有困难的郑州市户籍现役军人中的直系亲属纳入慈善救助范围的“鱼水情深”困境军属大病救助慈善项目……

2009年以来,先后实施的上百个慈善项目中,涉及扶贫、安老、抚孤、助学、助困、助残、助医、心理援助、慈善文化建设、困境儿童援助等10个方面,将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纳入了慈善救助的范围。

“所谓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的粗放扶贫而言。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类别的困难群众,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脱贫。而慈善项目恰好可以针对生活困难且不在政府救助范围内的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形式更灵活,范围更广阔,专业性和技术性更高,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优化。”郑州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万民说。

以基金为抓手 精准帮扶困难群众

于红有是驻马店西平县人,2006年开始在郑州当“的哥”。2012年9月体检的时候,发现患上了尿毒症,2014年,他做了肾脏移植手术。一场重病让他的家庭负债累累,目前每月吃药维持也需要6000多元钱。

2016年12月26日,于红有领到了5000元的救助金,这笔钱对他的家庭来讲,可谓是雪中送炭。这笔救助金,来自于郑州慈善总会注资30万元成立的“大行汽车出租车爱心基金”,这也是郑州市首支专门针对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慈善基金。

像“大行汽车出租车爱心基金”这样,有针对性帮扶困难群体的爱心基金,在郑州还有很多:“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基金”以邻里互助为模式,社区居民和社区企业为主要捐赠体,社区困难群众和社区建设为主要受益者,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捐赠、社区使用的循环扶贫模式;“王胡砦社区慈善救助基金”是我省首家社区慈善基金,开创了社区基层慈善扶贫的先河,由社区企业携带“社会资本”协同参与社区扶贫,不仅能解决慈善救助的资金短板的问题,同时能在家门口做到第一时间对基层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救助,实现“救急、救难”的同时,提升社区和企业在其所服务地区老百姓中的口碑和赞许;“智在行”慈善基金由社会各界爱心志愿者成立,通过对全省各个特别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改善地区的贫困面貌,提升贫困地区学校的学习条件;“渐冻人”慈善基金主要针对渐冻人群体,通过募集社会资金,为郑州渐冻人提供各种生存技能的帮助;“啟福烛光爱心基金”是主要针对贫困教师的定向扶贫,累计帮助奉献在教育事业一线、身患重大疾病和遭遇突发事件的困难教师284人,发放帮扶款项近200万元……

“过去,我们谈扶贫,往往首先谈到的是政府的公共责任,但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和精准扶贫的今天,原来那套仰仗政府‘全方位兜底’的扶贫方式显然需要得到优化。扶贫,不仅要求政府在扶贫发力上精确化,更要在扶贫力量的组织上向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而社会慈善力量在这方面恰恰是最合适,最必不可少的。成立慈善爱心基金,用专门的款项有针对性地救助困境中的人,这是郑州慈善总会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宗旨和方向。”姚待献说。

以志愿者为触角 让慈善救助“稳准好”

白丽红如今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法学研究生,没有意外的话,明年毕业后,她将成为一名法务工作者。而在10年前,她是一位即将辍学的山区女娃……

白丽红的家在巩义山区。“2006年,我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被巩义市最好的高中录取,但是家里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每学期几百元的学费根本凑不够……”那时的白丽红,一家4口挤在一孔18平方米的危窑里,父亲身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她和弟弟都在上学,全家依靠母亲种地度日……

一名慈善志愿者在走访困难家庭的时候,发现了白丽红一家的困难,并且将她家的情况报告给了郑州慈善总会。“我们非常重视慈善志愿者反馈的信息,随后在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的核实下,把白丽红纳入了慈善助学的范围内,并且资助了她高中和大学四年的学费……”郑州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家住中牟县刘集镇的魏广胜,今年16岁了,如今的他面容红润健康,在读小学三年级。小广胜患有先心病,他的父亲患有哮喘病,母亲是聋哑人,家中的生活来源全靠他80多岁的奶奶每天上街捡垃圾卖钱。小广胜的手术费要十多万元,他们无奈放弃了治疗。由于病情严重,小广胜没能去成学校。

也是一名慈善志愿者走访村落的时候,发现了小广胜的困难,并且通过郑州慈善总会联络到爱心医院,先后两次对小广胜进行了免费手术。手术后的小广胜恢复了健康,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校园。

类似的慈善志愿者,郑州已有10万余名。“慈善志愿者来自于普通市民,他们有机会接触困难群众,也可以得知困难群众最真实的情况、最迫切的需要,他们反馈来的意见,有助于开展更为精准的慈善救助。”郑州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靳骞说。

以创新为动力 助力精准救助精准脱贫

“慈善救助,不再是以往的给钱给物,而是更为广泛的慈善行为。对此,郑州慈善总会不断创新救助方式,准确区分困难群众的迫切需要,精准给予他们最实际的现实帮助。”王万民介绍说,“如针对市民的家庭生活,我们有慈善大讲堂,让更多人免费听到关于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专家讲座;针对想要参加技术培训的困难群众,我们资助他们学习相关技能,掌握一技之长;针对贫困村,我们传授给村民相关农业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创新救助模式,从“钱物扶贫”扩宽到“精神扶贫”。郑州慈善总会协办了“心世界 心起点”——首届中国心灵公益论坛,从精神的方面教人为善,让日渐浮躁的人心趋为平静;与未来心理工作室开展“慈善大讲堂”,在社区、在学校、在乡村、在机关、在企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援助活动,为各类困难群体举办“让心理学

走进我们的生活”心理讲座,帮助各类困难群众从心理上先站起来,勇于面对生活;在全市贫困地区设置“慈善书屋”“慈善文化大院”,保障困难地区的精神需求,提供脱贫智库。

创新救助手段,从“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困难群众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就算给其善款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不是长久之计。对此,郑州慈善总会开展了“技术扶贫”,与郑州市工会合作,对下岗工人进行技术扶贫,教授制作蛋糕、手工艺品等各种技术,为他们提供二次就业的机会;在登封白坪乡程窑村投入20万元建立蘑菇种植基地,使80户农民脱贫;为中牟县黄店镇段村投入20万元修建致富路……

“所谓精准扶贫,是根据时空环境和贫困对象等贫困因子的不同,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过程。我们的慈善工作者在工作和调研过程中,对困难群众进行分类,针对困难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我们给予他们精准的帮扶。”姚待献说。

以透明为镜鉴 让慈善扶贫在阳光下运行

2011年以来,每年年末,郑州慈善都将迎来一场“考试”。“考官”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捐赠者、受助代表、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慈善监事会”,“考试内容”则是每年来郑州慈善总会善款的来源和去处、慈善项目的开展情况等。

“善款源自人民,还要用于人民,更要精准透明地用于人民。”姚待献说。

“2011年开始,我们把慈善捐赠和慈善救助纳入统一的统计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使用善款、善物,实行‘阳光运作’、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高效、透明、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还自觉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做到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王万民说。

自2011年起,郑州慈善总会定期在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布善款来源及使用情况,增强慈善资金募集与使用的透明度,确保慈善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同时,郑州慈善总会每年定期邀请“慈善监事会”监督慈善的募捐,监督慈善的救助,监督慈善工作的运行,监督项目的实施、评估和反馈,形成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我们将建立信息披露机制,整个过程做到六个公开:公开捐赠数目、公开捐赠细项、公开捐赠对象(在受益人同意的情况下)、公开救助过程、公开救助金额、公开救助结果,让捐赠者与社会各界都享有对慈善捐款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完全透明化。”王万民说。

以精准扶贫为目标 发挥慈善的力量

2016年12月29日,郑州慈善总会召开慈善项目发布会,公布了2017年即将实施的39个慈善项目。

“在《慈善法》深化实施阶段,慈善参与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的一年郑州慈善总会积极贯彻国务院‘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增加精准扶贫类慈善项目,对贫困地区扶贫到户,对困难群体救助落实到人。切实以慈善助推精准扶贫,扶助困难群众共建小康。”姚待献说。

2017年伊始,郑州慈善工作又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精准扶贫,需要慈善事业的助力;慈善事业发展,也需要精准扶贫的指引。”王万民说。

“我们将贯彻慈善法治精神,为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创新,探索慈善总会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慈善组织的扶贫能力。让郑州慈善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慈善工作应有的贡献。”姚待献说。

任重道远。郑州慈善一直在努力。(来源:2017年4月11日郑州日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