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开发区管委会、区县(市)政府,市直各相关单位:
根据《郑州市2024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现将我市1-10月份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开展降碳行动方面
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印发《郑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完成我市发电企业2023年度碳排放数据核查及本年度1-9月份信息化存证等碳交易基础性工作。截至目前,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科学谷片区数字小镇一期综合能源项目完成总进度97%,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供冷供热项目能源站室外管网及中水管道建设完成50%,智能物联中心供冷供热项目完成总进度77.2%。持续深化碳监测试点建设,市生态环境局完成3个中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站点建设和3个高精度监测站点优化升级;完成温室气体综合监测评估平台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正在对接政务云资源进行平台部署;完成2022年高空间分辨率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印发《郑
州市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截至目
前,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装机规模48万千瓦,工业微电网项目建设800个,备案风电项目20万千瓦全部完成。提高外电输入比例,截至目前,全市外电引入量230.4亿千瓦时;4座500千伏变电站建设,港区东变电站建成投用,文化变电站正在办理规划审批等前期手续,中牟变电站上报进行初步设计评审,建新变电站正在办理项目核准手续。严控煤炭消费总量,1-9月份,全市非电行业煤炭消费365.65万吨。全市16个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完成14个。持续推进集中供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全部完成新建热力管网21公里、改造热力管网4.8公里。长输供热管线建设,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管网工程项目全线完成贯通,正在进行投运前准备工作;大唐巩义电厂完成供热线路勘验开展清表工作。供热机组改造工作,大唐巩义电厂、华润登封电厂供热机组改造基本完成。
严管严控“两高”项目,市发展改革委不断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节能能力建设及严格分类处置,截至目前,我市无新增“两高”项目;1-9月份,六大高耗能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1.5%。开展传统产业集群专项整治,全市6个涉气传统产业集群专项整治工作暂未完成;完成“绿岛”项目荥阳市河南昊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活性炭集中再生项目建设。市级“散乱污”核查共检查“散乱污”易发区域500余处,核查疑似“散乱污”问题264个,认定并完成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99家。持续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市工信局印发《开展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产品排查和拟开展落后设备更新企业摸底的通知》,组织全市开展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产品、落后设备更新摸底排查;组织摸排烧结砖瓦行业,目前《郑州市烧结砖瓦行业有序退出工作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加快推进公转铁,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七三七处工程铁路专用线通过竣工验收;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对郑州金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开展现场踏勘调研工作,协调陇海铁路改造工程可研审批工作。1-9月份,全市海铁联运累计完成42000标箱,同比增长50%。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新能源轻型物流车8861辆、环卫车21辆、邮政车76辆、公务用车12辆;累计更新新能源网约车28887台、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1822辆;市管国有企业累计更新新能源和国六运输车127辆。开展“绿色物流区”建设,市生态环境局起草《郑州市绿色作业区实施方案》;按照“试点推广”原则,全市共划定2批9个绿色物流区。推进零排放车队建设,截至目前,全市8家燃煤电厂到位使用新能源车辆共988辆,其中氢能源运输车97辆、电动运输车891辆。
(二)深入实施减污工程
开展工业企业综合治理,全市涉工业炉窑(锅炉)提升改造企业完成60家;涉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企业完成7家;涉VOCs综合治理企业3家全部完成治理;涉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3个全部完成检测修复;涉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企业18家全部完成替代;涉水泥行业(含独立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企业开工15家。荥阳市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现有4台生物质垃圾焚烧锅炉均已完成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光大环保能源(新郑)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工作已完工待验收。
加强重点用车单位监管,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完善门禁系统平台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大宗物料运输企业门禁系统累计开通账号1373家。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挂牌联网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联网58870台,监督检查机械8346台。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的通知》,完成I站、M站系统数据对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测试;市生态环境局共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828家次,实现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全覆盖,对31家违法违规检验机构立案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市生态环境局完成入户抽测柴油货车23993辆,完成路检路查卡点检测车辆26115辆。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市生态环境局检查全市在营加油站653座、储油库5座、油罐车33辆,对5家违规加油站下达决定书并处罚款;完成监督性抽测储油库5座、油罐车24辆、加油站469座次。市市场监管局下发《2024年成品油相关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计划》,完成120批次成品油相关产品质量抽查;组织开展油品和车用尿素日常监管工作,累计检查加油站点986户,未发现违法行为。市商务局印发《关于加强郑州市成品油流通领域整治工作的通知》,抽查建成区内加油站2168座,未发现违反规定时间进行卸油作业现象。
强化全域全面控尘,市控尘办累计巡查各类扬尘污染源12656处,发现扬尘污染问题8567个,下达整改通知书2383份;通过控尘数据可视化平台巡查各类工程项目9969项次,发起调度通知1011条,发现各类扬尘污染及监控问题1518项。深化扬尘污染精细化管控,截至目前,全市需进行智慧化提升项目869个,完成智慧化设备安装项目842个。加强道路扬尘管控,10月份,市城管局共开展10次全城大清洁行动,清扫道路4.6万余条次,确保城区主次干道全覆盖,全域机械化清扫率98%以上;市交通局出动作业车辆16595台次,清运垃圾17675方。开展车辆规范整治工作,市公安局共查处大型货车“闯禁行”19333起,其中渣土车1882起,水泥罐车1460起。
强化秸秆露天禁烧管控,全市各级“蓝天卫士”监控平台24小时值班,截至目前,共发现火情2708起。持续推进燃煤散烧治理,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检查经营户、住户、楼院、工地、安置区249541处,共发现散煤问题28处,已完成整改。持续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全市公安机关累计立案查处非法运输、储存、销售烟花爆竹案件46起,打掉黑窝点45个,取缔无证零售网点10个,查获烟花爆竹3万余箱,劝阻制止违规燃放1911起,“双清零”清退返厂33000箱。市应急部门共查获烟花11321箱、爆竹417箱,取缔非法储存场所19个;对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全覆盖式检查,共检查企业10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71个。加强餐饮业油烟排放分类治理,市城管局印发《郑州市2024年餐饮业和露天烧烤油烟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巡查餐饮服务单位10.72万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4993处。
加强执法监督帮扶。全市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共检查企业2343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239个。推升监测监控能力,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全市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排污单位在线监测违法类案件26件,涉在线监控数据作假案件3件,涉在线监控设备运行不正常案件23件。全市年度大气污染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涉废气排放企业436家,自动监控设施联网企业337家。
(三)加强生态扩绿建设
持续推进国土空间增绿,市林业局全部完成新造林0.18万亩、中幼林抚育3.11万亩,完成50个森林乡村创建。中牟县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正在申请验收。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市园林局新建绿地258.5万平方米、公园游园22个、道路绿化68条;中原西路(西四环-荥阳界)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仅完成初步设计。建设防沙生态屏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防沙治沙造林0.02万亩、沙区中幼林抚育0.1万亩。深化裸土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全市裸露土地269块,已整改完毕231个。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登封市嵩山南麓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完成项目设计、施工招标,正在公示阶段。
(四)培育绿色增长动能
大力发展低碳高效产业,全市新建成小微企业园26个,累计入园企业1.3万家;培育省级碳资产管理示范企业5家,创建河南省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企业20家。加快培育标杆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完成绩效等级B级以上企业58家。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绿色化改造项目完成288个。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郑州市节能环保产业链推进专班工作机制》,梳理节能环保主业规上企业121家。市工信局对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培育和建设标准,培育省级绿色制造名单企业53家,其中绿色工厂4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绿色设计产品2项;认定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为第一批绿色制造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