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郑州“新春第一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对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郑州品牌郑州标杆郑州模式”作出全面部署,释放出以更优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促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加快建设的强烈信号。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前后不到半个小时,执照就下来了,这速度实在太赞了!”去年12月底,陈先生在祭城路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跨区域领取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方便快捷的效率让他很高兴。
“一次申请、一次审批、一次发证、集中办理,为我们企业节约一个半月时间,政府太给力了。”管城区市场监管局对某药品经营企业12个证照进行集中联合变更,原本一个月才能办完的业务,实现4个工作日办结,企业负责人非常感动。
营商环境优化,市场活力迸发。
2023年,郑州新增经营主体42.47万户,总量突破200万户,位居中部六省会城市前列。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着力点,不断推动开办企业便利化,强化市场监管创新,打造公平有序、便民利企、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郑州,激发更强经济发展动能。
1.市场准入更便利
想要企业有更好发展,就要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创造更好环境。
近日,郑州某公司法人代表杨先生在郑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专区,顺利拿到公司的营业执照,对政府高效利民的改革措施称赞不已。他说:“之前在网上办理了‘企业开办’,今天来自助机上打印电子证照,几分钟就拿到了。”
2023年,我市持续优化商事登记“一件事”一站式审批改革,开办企业与水电气暖网联动办理,不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
持续推动电子证照归集,深化“一照一码”“一照(证)多址”等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准入准营规则和市场退出机制;
全面推行智能审批,“24小时不打烊”智能商事登记入选“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全省推广应用。
在郑东新区试点“全区通办”,打破属地申请、属地审批、属地取证的传统模式,建立以“异地受理、服务延伸”为特点的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通取”登记新模式,努力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在准入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我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登记的高效性和便利性。
为帮助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顺利落地,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业务骨干全力以赴,通过现场实地指导,帮助企业将设立登记所需材料准备齐全。
因该企业名称行业特殊性,需要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行线下核准办理,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分局第一时间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企业办理线下核准名称登记业务。
在办理设立登记时,在材料签字有所缺失的情况下,启动容缺受理机制,企业承诺补齐相关材料后,当天顺利领取到营业执照。
2.新型监管机制更有效
“以前都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来检查,企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接待检查。现在多部门联合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我们的负担小了很多。”接受完市场监管、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联合检查后,高新区一企业负责人对这种检查方式表示认可。
“双随机、一公开” 为企业“减负”,更有助于“管得住”“管得好”。为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市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升级版运用“加减乘除”四方法提升监管效能。
01在联合监管上做“加法”
将校外培训机构、房地产、养老机构等领域纳入《郑州市2023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全市建立部门联合抽查任务481个,涵盖重点领域26个,参与部门21个,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了监管效能最大化。
02在抽查频次上做“减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范涉企检查频次,在监管覆盖面不变的前提下,将企业抽查比例由5%降至3%、个体工商户抽查比例降至2%,将登记事项、公示信息等18个检查事项合并一次检查,有效压减现场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对市场主体干扰的最小化。
03在监管与服务上做“乘法”
努力将监管寓于服务之中,主动建立信用惩戒缓冲和容错机制,通过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方式,帮助经营主体提高诚信经营意识。
截至目前,已有25家企业按程序办理相关信用业务,释放纾困资本金近亿元,大大提升了经营主体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04在分类监管上做“除法”
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深度融合,对守法诚信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
截至2023年底,在63671户检查对象中,有56521户是通过运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原则抽取产生,差异化监管应用率达88.7%,充分体现了“无事不扰、有事必查”的原则。
从“窗口办”到“网上办”
从“群众跑”到“数据跑”
从“多个部门办一件事”到“一网通办”
从“逢检必查”到“无事不扰”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犹如“一池春水”
不断吸引市场“活鱼”
在助力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