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有关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6-06-24 发布机构:郑州市扶贫办

扶贫开发有关名词解释

     1、扶贫标准:2011年,我国将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我市在国家标准上提高700元,将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截止2015年底,国家扶贫标准为2855元(相当于2010年不变价2300元)、郑州市扶贫标准为3724元(相当于2010年不变价3000元)。

2、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

3、贫困村认定标准:贫困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确定,“一高”指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25%,“一低”指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60%,“一无”指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截止2014年底,郑州市贫困村共248个,其中省级139个,市级109个。

4、贫困户认定标准:分为省级贫困户和市级贫困户。省级贫困户是指纳入省级建档立卡信息系统,2015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855元的农村居民。市级贫困户是指纳入市级建档立卡信息系统,2015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2855元但低于3724元的农村居民。截止2015年底,郑州市贫困人口为39985人,其中省级贫困人口12159人。

5、贫困村退出标准和程序: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达到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退出程序:第一步:调查核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年度贫困村退出计划,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入村调查、摸底核实,确定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名单。第二步:公示公告。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在乡(镇)所在地进行公示公告。公示公告时间不少于七天。第三步:批准退出。公示公告无异议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于次年1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退出。

6、贫困户退出标准和程序: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自有住房、无危房。

退出程序:第一步:民主评议。由村“两委”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按照年度贫困户退出计划,初步拟定贫困户退出名单。第二步:核实认可。贫困户退出名单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核实(没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行政村经村“两委”核实),得到拟退出贫困户认可。第三步:公告公示。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七天。第四步:脱贫销号。公示无异议后,于次年1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

7、“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汪洋总理指出:判断是不是贫困户,收入是个重要指标,是对贫困状况的综合判断,但内容还是“两不愁三保障”。在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时,要重点拿“两不愁三保障”这个尺子来比对,看看贫困户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有没有去上学,家里人能否经得起有人生病,会不会因病致贫、返贫,农户住房条件怎样、是不是安全。

8、“三位一体”:指的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

专项扶贫主要指国家安排专门资金、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通过既定项目,直接帮助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目前,我市专项扶贫分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扶贫、科技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培训扶贫、“金种子”互助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后续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扶贫、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扶贫、土地流转扶贫等九大类;

行业扶贫主要指各行业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和项目,承担着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任务;

社会扶贫主要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从不同角度扩大扶贫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构成了国家扶贫战略的完整体系,三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创新。

9、易地扶贫搬迁:是指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由地方政府组织,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愿”为原则,将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地区贫困人口搬迁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并在后期以予产业扶持与就业帮助,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搬迁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方向为城区、镇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我市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有:企业介入型、土地收储型、BT融资型、政府奖补型及自愿购买型五种模式。“企业介入”搬迁模式:就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战略合作企业,以企业为主建设搬迁安置社区,并负责对搬迁群众原有住宅及其附属物进行补偿,企业通过一定形式对迁出区进行开发获利,从而实现政府、企业、搬迁群众多赢的一种推进模式。目前,运用这种推进模式进行搬迁的有:上街区五云山社区。“土地收储”搬迁模式:就是政府通过土地储备中心,对搬迁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按一定价格进行收储,并将收储所得用于搬迁群众拆迁安置的一种推进模式。目前,运用这种推进模式的有荥阳市刘河镇社区和崔庙镇古城社区。“BT融资”搬迁模式:就是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募集资金,采用BT模式,引进企业建设搬迁社区,并对搬迁群众原有宅基地、房屋及附属物进行补偿的一种推进模式。目前,运用这种推进模式的有新郑市具茨山社区、上街区沙固社区、冯沟社区。“政府奖补”搬迁模式:就是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用地,聘请有资质设计单位统一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实行县、乡、村三级监理,连建农户参与监理的机制,按照有关政策,对搬迁户进行奖补,搬迁群众入住社区后拆除老宅并复垦的一种推进模式。目前,运用这种推进模式的主要有中牟县付李庄社区、赵集社区。自愿购买搬迁模式:就是政府负责规划建设好搬迁社区,贫困群众自愿购买社区房屋,原宅基地、林地、地面附属物仍归其所有一种推进模式。目前,运用这种推进模式的主要集中在新密市和登封市,代表社区有新密袁庄扶贫社区、米村镇和盛嘉园社区,登封市唐庄社区、君召雨露社区、石道中心社区、颖阳中心社区等。

10、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扶贫:是指依托贫困山区生态、资源特色优势,以乡村旅游扶贫为重点,通过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有序打造,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点线面相协调、带动区域发展的一种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我市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扶持范围是有一定生态和资源特色优势、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山区。重点为《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郑发〔2014〕2号)文件明确的浮戏山、石君颍、具茨山、五云山和登封市徐庄、白坪革命老区等5个重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

11、整村推进扶贫:是指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着力点,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到农家和农户增收致富“六到一增”工程,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促进贫困村各项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扶贫模式。

12雨露计划培训扶贫:是指由政府主导实施,针对贫困人口通过开展助学和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扶持和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提高整体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一项扶贫开发措施。

13、科技产业化扶贫:是指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贫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或者就业的一种扶贫方式。

14、“金种子”互助资金扶贫:是指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受益、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贫困户优先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其重点在精准扶贫,关键在互助合作,目标在到户增收。扶持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中的其他农户、对贫困村带贫作用明显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龙头企业。互助金借款期限3年,额度5万以下,借款人随时借款,随时归还本金及利息。

15、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是指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结合贫困群众意愿,在贫困地区实施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种扶贫方式。

16、土地流转扶贫:是指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群众将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流转面积在50亩以上的,每亩每年分别补助小麦100公斤,兑现形式按当年市场价折合成现金支付,连续补助5年的一种扶贫方式。

17、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扶贫:是指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设立扶持资金,市、县财政各负担1000元,重点支持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项目、村企合作建设农业生产固定资产项目、经营性固定资产建设项目,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建设,增加搬迁村村集体固定资产及经济收入,让搬迁群众获得稳定的产业发展或出租收益来源的一种扶贫方式。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