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09 发布机构: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制定背景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3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4月7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国家“四大行动”基础上提出我省“十大工程”。4月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做好我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形成了《郑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于4月19日通过市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于4月29日印发实施。

二、制定依据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24〕15号),

三、总体目标

到2027年,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文化和旅游、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5%、80%;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8%,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3%,再生金属产能力争达到200万吨,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四、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主要实施10项行动并细化为25条具体措施,比较全省“十大工程”,把省里的汽车以旧换新工程和家电家装消费品换新工程,融合为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其中添加自行车以旧换新内容,另外把我市特色的住房以旧换新作为单独1项行动。

一是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行动,推进“一转带三化”,聚焦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机械、航空、轻纺、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淘汰各种高能耗高排放设备。加快工业“智改数转”,鼓励企业开展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融合。二是实施先进用能设备推广应用行动,组织重点区域、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节能诊断,分行业分领域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对标活动。到2027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三是实施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行动,以供气、供水、供热、环卫、污水处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等为重点,对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及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到2027年,全市建筑企业逐年分批次完成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低能效、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挖掘、起重、装载、混凝土搅拌、升降机、推土机等设备(车辆)的淘汰更新。2024至2027年,每年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以上。四是实施交通运输设备绿色转型行动,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绿色替代,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环境卫生、邮政快递、城市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除应急车辆外,全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对全市使用8年以上且车辆状况较差的老旧一般公务用车(含执法执勤用车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分批次实施更新淘汰。五是实施农机装备更新行动,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报废淘汰耗能高、污染重、作业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到2027年累计淘汰500台(套)以上,新建或改建区域农机服务中心30个。六是实施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更新行动,推动各类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支持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实验仪器及有关考试设备更新;推动各种文旅设备更新提升,推进等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度假区、文化馆、旅游演艺场所、博物馆、重点游乐园(场)等文化旅游场所运营设备设施更新;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病房进行改造提升,淘汰已达使用年限、功能不全、性能落后、影响安全的医用设备。七是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鼓励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让利消费者;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实施厨卫换新惠民工程;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环节安全水平。八是实施住房以旧换新行动,按照“政府鼓励、职能部门监督、行业组织协调、专业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适当政策支持”的原则,稳步推进实施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对按照政策规定的方式换购新建商品住房的,我市现行的契税补贴30%政策延续至2024年12月31日。九是实施构建资源回收及流通交易网络行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规范二手商品的现代化交易。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支持回收企业推动回收服务进街道、进社区,鼓励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等方式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十是实施资源再生利用链条建设行动,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积极推动我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完善区域资源优化体系和废物循环利用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建设集中规范的再制造基地,推动再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各产业园区根据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

五、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任务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完善我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协调联动。二是强化标准引领。推动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健康、循环利用等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三是强化财税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四是强化金融支持。发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作用,强化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五是强化要素保障。完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开辟节能审查、环境评价绿色通道。六是强化创新支撑。加大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六、名词解释

“一转带三化”:“一转”即数字化转型,“三化”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城市生命线工程:是指维持城市正常运作、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系统。这些工程通常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交通(如公路、铁路)、通信(如电话和广播电视)、大型医疗系统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确保城市的安全、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反向开票:是指一种与常规开票流程相反的开票方式,即购买方(付款方)向销售方(收款方)开具发票,而不是常规的销售方(收款方)向购买方(付款方)开具发票。

中试:是指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即中间阶段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

七、解读机关及解读人

解读机关: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解 读 人:乔俊国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

联系电话:0371—67173213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