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郑州13条措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发布时间:2022-06-28 发布机构: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要为其参加社保、提供休假……6月15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市人社局、发改委、交运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此工作进行明确。

符合条件 签订劳动合同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指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包括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其进行劳动管理的劳动者和个人依托平台自主经营或从事自由职业的劳动者。

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平台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平台企业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或者依托加盟、代理、外包等合作企业用工的,平台企业应当与劳务派遣公司及合作企业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并督促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平台企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是平台企业对劳动者存在不同程度劳动管理的,企业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按照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益各项要求,明确劳动时间、劳动任务、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事项,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公平就业 不可设置性别年龄等歧视性条件

根据《通知》,我市要依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权益,企业招用劳动者不得违法设置性别、民族、年龄等歧视性条件,不得以缴纳保证金、押金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

正常劳动报酬 不得低于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

报酬方面,企业应当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保障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所得不低于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

对于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属于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属于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企业要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

完善休息休假制度

要督促平台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正常休息休假权,企业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明确工时和休息休假办法,科学合理制定劳动者在线工作时长,放宽配送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企业因工作性质或工作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提升社会保险水平

劳动者关注的社保方面,企业为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者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劳动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可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企业应引导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做到应保尽保。

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通知》提出,我市要加快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营造良好从业环境。推动在商业楼宇、居民小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居住区、商业区设置临时留驻点,提供必要的休息、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条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付鹏辉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