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1532375/2023-00005
  •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 热点回应
  • 2023-03-31
  • 2023-03-31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市大数据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数字郑州”建设中全面开展“三标”活动,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全面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郑州营造良好环境。

一、依法履行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职能

(一)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根据《郑州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政网办〔2022〕30 号)文件,一是持续推行一件“事”政务服务改革。坚持任务上墙、挂图作战攻坚理念,持续开展事项梳理、流程优化及开发上线等各项工作。依托政务服务网及“郑好办”APP上线运行高频事项、便民应用共2622项,其中郑好办2412项。2022年累计上线795项,其中市本级上线249项,赋能区县上线29项,县市区自主上线517项。二是持续优化升级“亲清在线”平台。依托 “郑好办”“亲清在线”平台支撑能力,通过企业 “大数据”和政策 “大数据”比对、分析,自动筛选出符合兑现条件的企业名单,免于申报,直接享受政策红利,将过去的 “企业先报、政府再审”转化成 “系统智审、免申即享” ,实现政策兑现企业端全程 “无感” ,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平台上线以来,已经累计接受访问207万人次,直接兑付资金1.7万笔,合计51.16亿元,有力提升了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各项指标明确到人,将“国考”攻坚工作转化为日常性开展工作。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将统一好差评、办件数据汇聚、事项网办深度、“两减一即”等指标通过政务服务优化平台直观展示,支撑各单位动态查看指标整改情况,在2021年度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第三方评估中,郑州市总体指数稳居“高”级别。

(二)创新治理模式,全面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根据市委办公厅《关于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的意见》(郑办〔2022〕5号),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从市委政法委、市委社治委、市大数据局等单位和高新区、惠济区等试点区县(市)抽调50余人,组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一是建设“一个库”。依托城市大脑基础底座,建设“人、地、物、事、情、组织”六要素数据库,已归集各类数据4.62亿条,匹配1164万人口(户籍)、112万栋建筑、522万间房屋、45万个单位,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二是织密“一张网”。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便民利民、相对固定”原则,划分构建217个一级网格、3551个二级网格、18314个三级网格、60415名网格员的三级网格运行体系,做到地域、人员、事务、组织全覆盖。三是绘制“一张图”。依托统一基础地理信息(GIS)平台底图对各级网格四至边界进行矢量化处理,形成全市统一、多方共享、动态更新、精准识别的网格化电子地图。四是开发“一平台”。开发建设“郑好办”市民端、“郑政钉”网格端、城运中心大屏端“三端协同”网格化运行管理平台,发布上线人户核查、场所码反扫、网格疫情防控、基层社区防汛等应用场景。初步建立了“市域一体、直达基层,上下贯通、纵横联动,反应灵敏、安全高效”的市县乡三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体系和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基层网格治理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郑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运营管理平台获评工信部“2022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三)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按照《郑州市政务云管理暂行办法》《郑州市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持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已建成8.98万核计算能力和39.4PB存储规模的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承载了44个市级政务部门、 16个区县(市)的216个智慧政务类及民生服务类应用,共计部署5573台云主机;坚持“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全市政务数据归集由1.97亿条增长到1200亿条,共享交换平台累计接入接口949个,有效支撑各委局、各地市数据需求,服务特色应用;推动各单位陆续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完善骨干环网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外网覆盖,有力保障全市政务业务系统运行;定期开展网络资产摸底清理、收敛网络攻击暴露面、安全风险排查整改、重点目标防御等工作,建立并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发现、安全日常通报预警,累计发布388期政务网络安全通报,产生告警及阻断日志7500万余次,主动探测发现并修复漏洞800余个,预防各类高危安全事件万余次,有效确保了政务平台的安全。实现全市“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体系”,不断夯实数字城市建设基础,提升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

(四)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支撑,不断提高数字化疫情防控能力。严格按照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和《郑州市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实施细则》开展数字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核酸检测技术支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1月9日,郑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的千万级城市,每秒检测875人,每分钟4.7万人,每小时265.8万人。在历次核酸检测过程中,系统平稳,未出现重大问题和事故,为“封住、圈死、扑灭、捞净”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持续提高场所码覆盖度。按照“一小区一码、一车(站)一码、一场所一码、一店一码、一门一码”要求,确保场所码覆盖到最小单元,全市张贴场所码125.59万个,人员密集场所全覆盖,实现精准锁定风险人群,快速、准确找到风险人员。三是以快速“追阳”为牵引,提高精准防控水平。本轮疫情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影响范围广,传统的线下交办方式纵向信息传递时间长,给追阳处置带来极大困难,围绕追阳速度慢的技术瓶颈,紧急开发上线追阳复核系统,建全“采样—检测—初筛阳管—解码—复核采样—送检—阳性确诊”全流程全链条追阳数据防线,异常检测结果直达追阳处置一线,比传统线下通知方式平均时长缩短4小时以上,各区初筛阳管均已实现“日清日结”,追阳完成率达到100%。

二、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机关建设

(一)加强法治政府工作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全面依法治市作为重要基础工作、首要营商环境来抓,完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市大数据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牵头把总的作用,研究解决市大数据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大问题,广泛动员大数据系统人员参与法治机关建设,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法治机关建设合力。市大数据管理局2019、2020、2021连续三年被评为“郑州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

(二)科学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原则,制定《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2022 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2022 年度法治培训计划》《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2022年度学法计划》。明确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机关全面依法行政的头等大事,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局长办公会和全体人员学习内容,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全环节,推动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强化法定决策程序的刚性约束,规范行政决策权行使,积极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公布等程序。重大行政决策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听取律师咨询审核意见,严格执行局党组会议(局领导班子会议)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均经过局党组会议(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合法。

(四)全面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有关政务公开的各项规定,依法做好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局办公室作为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局官网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作用,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发布的法定载体,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方便公众及时获取和利用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

(五)全面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我局统筹推进“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中,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双监督”机制,指派纪检监察业务骨干同步介入、跟踪监督。在各板块建设层面,充分发挥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嵌入式”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精准预警提示,压实参建单位主体责任。围绕“城市大脑”建设,以岗位为点、以流程为线、以制度为依托、以经常性监督检查为抓手的廉洁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实现权力阳光运行、监督全程跟进、关键节点动态监管,主体责任的担子越压越实,一些问题隐患也得以早发现、早排除。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