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7837439/2022-00004
  • 郑州市商务局
  • 专项规划
  • 2021-12-23
  • 2022-01-10
  • 通知
  • 郑服贸〔2021〕1号
关于印发郑州市服务贸易“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23日




郑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郑州市推动服务贸易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函〔2020〕111号)《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20〕12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以来的成绩与问题

(一)主要成绩

近年来,郑州市牢牢抓住多重国家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一门户两高地”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聚焦数字贸易发展趋势,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实现快速起步、加快发展。“十三五”期间,郑州市服务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日渐突出,稳就业作用愈发明显,对外贸贡献率稳步上升。

——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郑州服务进出口21.8亿美元,同比下降51.2%。其中,出口6.7亿美元,下降76.7%;进口15.1亿美元,下降4.4%。剔除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的旅行、维护和维修服务外,全市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36.4%。其中,出口增长19.5%,进口增长61.2%。2016—2019年,郑州市服务进出口从27.3亿美元增至44.6亿美元,年均增长17.8%,是全国增速的2.9倍。其中,出口从4.7亿美元增至28.9亿美元,增长513.8%;进口从22.6亿美元下降至15.8亿美元,同比下降30.2%。服务进出口差额实现由17.9亿美元逆差到13.1亿美元顺差转变,服务出口能力提升明显。

——数字贸易快速发展。郑州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数字贸易。2016—2020年,郑州市数字服务进出口从1.8亿美元增至3.7亿美元,年均增长19.6%,是全国增速的2.2倍,占比从6.5%提高至16.7%。其中,出口从0.5亿美元增至1.5亿美元,年均增长34.8%,占比从9.6%提高至22.1%;进口从1.3亿美元增至2.2亿美元,年均增长12.9%,占比从5.9%提高至14.4%。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逆势增长。2020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3739.4万美元,增长63.9%,占服务出口的5.6%。2016—2020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从1315.8万美元增长至4396.0万美元,占郑州服务进出口比重从0.5%提高至2.0%,年均增长35.2%。其中,出口从698.7万美元增长至3739.4万美元,占郑州服务出口比重从1.5%提高至5.6%,年均增长52.1%,对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5.1%;进口从617.2万美元增长至656.7万美元,占郑州服务进口比重从0.3%提高至0.4%,年均增长1.6%。

——建筑是最大的服务出口领域。2020年,建筑服务出口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占比42.4%。2016—2020年,建筑服务进出口从4.0亿美元增长至4.3亿美元,占郑州服务进出口比重从14.6%提高至19.9%,年均增长2.1%。其中,出口从2.5亿美元增长至2.9美元,占郑州服务出口比重从52.8%下降至42.4%,年均增长3.5%,对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8.4%;进口从1.5亿美元下降至1.4亿美元,占郑州服务进口比重从6.7%提高至9.8%,年均下降0.4%。

——运输优势突出。2020年,运输服务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占比32.4%。2016—2020年,运输服务进出口从2.1亿美元增长至4.6亿美元,占郑州服务进出口比重从7.6%提高至21.2%,年均增长22.1%。其中,出口从1.0亿美元增长至2.2美元,占郑州服务出口比重从20.8%提高至32.4%,年均增长22.2%,对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59.6%;进口从1.1亿美元增长至2.4亿美元,占郑州服务进口比重从4.9%提高至16.2%,年均增长22.0%。

——离岸服务外包是数字贸易的主要模式。“十三五”期间,郑州信息技术运营与维护、采购外包、设计服务等离岸外包业务增长迅速,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7—2020年,郑州市离岸合同执行额从0.79亿美元增至1.35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占服务出口的比例从3.2%提高至6.2%,提高3个百分点,占数字服务出口的比例从31.6%提高至37.5%,提高5.9个百分点,对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50.9%。其中,2019年郑州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位居31个示范城市第28位,增速高达24.4%,较2016年离岸执行额排名提高了一位。

——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贸易是吸纳中高端人才就业的蓄水池,郑州市服务出口不断壮大为稳就业发挥重要贡献。2019年,郑州市服务出口拉动就业13.2万人,比2016年增加11.4万人。其中,维护和维修服务吸纳就业最多,拉动就业11.0万人。服务外包在促进就业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2020年,郑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累计新增从业人员5.9万人,新增受训人数2.2万人。截至2020年底,郑州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达11.6万人,是2017年的1.5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3.7万人,是2017年的1.4倍。

——对外贸增长贡献率稳步上升。2020年,郑州市服务进出口首位度(占河南省服务贸易的比重)为59.3%,其中出口首位度为57.3%,进口首位度59.9%。2016—2019年,服务进出口对外贸进出口的贡献率为25.7%,拉动外贸进出口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为25.0%,拉动外贸出口增长7.5个百分点。

——制度开放与创新发展深化。“十三五”以来,郑州市以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航空港实验区为制度创新载体,出台了《郑州市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稳外资稳外贸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积极创新服务贸易试点,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同时,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出台《郑州市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发展政策措施》,巩固离岸服务外包作为生产性服务出口主渠道的地位。以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服务出口新亮点,出台了《郑州市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二)存在问题

服务贸易数据不清、抓手不够,管理机制亟需加强。服务贸易涉及领域多、范围广,工作职能散落在不同部门,行业监管、数据统计、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都由不同主管部门负责。目前,郑州市尚未建立完整的服务贸易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市商务局作为服务贸易主管部门,抓手少、协调难,尽管出台了针对服务贸易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但政策落实和宣传培训有待提高,交流平台有欠缺,企业落地较困难;所举办的投促活动和平台也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抱团发展仍有所不足。对区县商务部门服务贸易培训较少,在工作中还存在服务贸易认识不清的问题;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贸易统计和监测体系。

服务贸易发展不充分,与郑州经济发展不匹配。从郑州市在全国的比重来看,2016—2020年,郑州市服务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0.4%降至0.3%,其中出口占全国比重维持0.2%左右;进口比重从0.5%降至0.4%。与同体量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来看,2020年郑州GDP是武汉的76.9%、宁波的96.7%、青岛的96.8%;服务进出口仅为武汉的33.4%、宁波的21.3%、青岛的22.1%;服务进口是武汉的34.4 %、宁波的27.0%、青岛的33.1%;服务出口是武汉的31.3%、宁波的14.6%、青岛的12.7%。

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路径依赖严重。郑州市服务贸易对传统领依赖程度大,2016—2020年郑州市传统服务贸易占比维持在80%以上。受疫情影响,2020年旅行进出口下降了27.5 %,但传统服务进出口占比82.8%,高出全国总体水平29.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占比77.3%,高出全国总体水平36.2个百分点;进口占比85.3%,高出全国总体水平23.7个百分点。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占郑州服务进出口的16.7%,低于全国总体水平2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占比22.1%,低于全国总体水平33.2个百分点;进口占比14.4%,低于全国总体水平22.2个百分点。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从国际看,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贯通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趋增强。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正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释放出巨大活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区域开放进程加快,服务贸易开放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为世界服务贸易增长做出了贡献。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为世界服务业开放合作和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进入新发展阶段,服务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全面深化,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注入内生动力。在双循环背景下,国内大循环将对高质量服务进口形成强大需求,国际大市场将对特色服务出口形成有力支撑。从自身看,郑州具备参与服务贸易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优势。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稳步实施。经济总量超万亿、人口过千万,国际交通枢纽优势突出,对外贸易进出口位列中部城市首位。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更加日渐紧密。

(二)存在的挑战

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复苏艰难,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以数字为核心的服务贸易规则竞争加剧。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够、活力不足,服务供给无法充分满足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需要,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郑州服务贸易与经济实力不匹配,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不深,文化、交通、人力资源、数字经济等特色优势尚未转化成贸易优势,体制机制不完善、传统增长路径依赖严重,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总体来看,郑州市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稳中提质、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势头不会改变,“十四五”时期,郑州市服务贸易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推动服务贸易扩规提质为出发点,以深化服务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和融合为动力,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服务贸易四梁八柱十二大领域产业体系,着力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性服务的需要,推动服务出口进口平衡互动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扩规提质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解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发展新业态。加强数字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新动能。

——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服务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推动服务供给更好地适配市场需求、创造需求、引领服务消费升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有利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坚持扩大开放。按照郑州自身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国内标准,推动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倒逼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在开放合作中提升郑州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坚持融合发展。发挥服务贸易对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深化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融合。推动服务出口进口相互促进,推进在岸离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推进。坚持整体部署、部门协作有机结合。推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航空港实验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示范基地引领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各区县(市)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充分发展。

(三)发展目标

——基本实现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规模与经济总量相匹配、与货物贸易相匹配、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服务进出口保持中高速增长,对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到2025年,服务进出口达55亿美元。

——服务贸易质量明显提高。服务出口能力增强,服务进口质量提升,出口进口实现协同发展。国际枢纽优势、文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成服务贸易优势。旅行、运输、建筑及加工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量质并举。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等数字贸易进入中部地区前列,占郑州市服务进出口比重超过30%。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金融服务出口基地、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争取成功申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国际国内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国际市场布局显成效,与港澳台服务贸易合作水平更加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间的服务贸易来往更加紧密,与欧盟、东盟、非盟、阿盟服务合作领域更加广阔,日本、韩国、爱尔兰、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等成为重点服务贸易合作伙伴。“双核双带十二组团”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四、重点领域

(一)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软件出口。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863中部软件园、金水科教园区、鲲鹏软件小镇等载体,加快发展离岸软件研发开发、软件工程、技术服务、测试服务,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出口。突破工业软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现代食品等行业专用工业软件,形成软件出口能力。攻关应用软件,发展面向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建筑、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出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软件。布局新兴平台软件,推进区块链、量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软件发展,提高国际服务供给能力。培育嵌入式软件,研发开发面向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强化场景应用和国际推广。到2025年,软件出口超过1亿美元,打造全国重要的软件出口基地。

信息服务贸易。依托国家(郑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东新区智慧岛、高新区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等载体,探索发展数据贸易,建立数据跨境资源产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中国智能传感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5G及北斗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元宇宙、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服务贸易。建设航空港区集成电路产业园,发展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设计服务。提升云计算服务、通信技术服务等数字技术贸易业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和创新能力。

文化贸易。打造国家级少林武术文化出口基地,以“禅文化”、

 

“武文化”、“医文化”三大特色文化为核心,壮大少林武术文化产业链。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品集散地,依托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和中原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园,发展原创动漫创作及研发、游戏以及其衍生品等动漫游戏贸易。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孵化中心,依托中原广告产业园、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等载体,发展服务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文化创意。打造国家级豫剧文化示范基地,以豫剧小镇为载体,推动豫剧“走出去”与入境游客“引进来”。支持《武林风》在世界各地举办比赛活动,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

知识产权服务贸易。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在电子信息、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现代食品、区块链、量子信息等领域,发展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跨境许可与转让。推进中原版权贸易基地、中俄(郑州)科技经贸产业园及中俄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发展版权保护、版权宣传、版权登记、版权交易、版权质押、版权法律咨询、版权创意实物展示等版权贸易。建立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探索建立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制度,设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池。推动设立郑州知识产权法院、中部地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金融保险贸易。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大宗商品国际贸易。鼓励具有离岸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内扩大离岸业务。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内,积极发展期货保税交易、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发展飞机、高铁设备、工程机械、机床设备、医疗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等跨境融资租赁贸易。发挥郑州货物贸易和出入境旅游优势,发展国际货运险、入境意外伤害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合同保证保险。支持商业保理业务发展。

  

 专栏1 大力发展数字贸易重点举措

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出口基地和金融服务出口基地,培育壮大数字服务产业集群。依托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创新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方式,在数字服务市场准入、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先行探索。

打造数字营商环境新名片。摸清本市数字营商环境现状,研究制定数字营商环境评估工作体系“郑州方案”,为全国数字营商环境评估提供新思路。

(二)推动传统服务贸易提质增效

入境旅行。全面提升郑州“山河祖国”旅游国际吸引力和美誉度,打造辐射中原城市群的全球免税品集散中心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实施入境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工程,提高嵩山少林5A、黄河国家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黄帝故里、杜甫故里等核心景区数字化国际化人性化水平。开展促进入境旅游行动,加大对港澳台、RCEP成员国及欧美等重点客源市场推广,策划一批国际友城旅游年,加强与国际友城、华人华侨社团、国际旅游组织、境外旅游推广部门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好德化步行街改造升级试点,扩大中高端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服务水平,打造成既满足国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又适应国际游客需求的国际高端服务消费地标。增加与重点客源地的往返航线。培育“留学郑州”品牌,支持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发展来郑留学生教育。开展国际化医院试点,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提供跨境医疗服务。到2025年,实现郑州入境游客人数超过70万人。

国际运输。加强与中原城市群、沿海城市的联动,提升内陆开放门户地位,打造新亚欧大陆桥运输服务贸易走廊。优先发展“空中丝绸之路”航空运输,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航权安排,在双边航权允许的前提下,统筹郑州航空枢纽新开、加密国际客运航班,增加直封直航邮路数量,提高国际航空网络覆盖率。加快郑州机场三期建设,用好第五航权,争取第七航权。大力发展“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运输,打造中欧班列货物运输“郑州”品牌,推动郑欧班列运贸一体化,建设一批海外分拨集疏中心和分拨基地。培育国际仓储物流服务,建设一批国际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国际集装箱租赁交易中心,建立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冷链物流合作机制。推动“网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竞相发展,整合阿里巴巴、易贝等知名跨境电商企业资源,大力发展百亿级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推动建设郑州邮政快递国际枢纽中心,积极发展国际邮政和快递服务。加强与青岛、天津等沿海港口海洋运输合作,深化与中铁联集战略合作,发展海铁联运服务。构建覆盖多式联运全链条的信息服务平台。

建筑。发挥郑州建筑企业在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隧道、桥梁、高层建筑等领域的比较优势,承接通信、铁路、大跨径桥梁、港口综合体、高级公路、电站、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城市建筑、工业园、物流中心、矿山建设等对外承包工程服务。推动建筑和工程设计、技术、标准、施工整体“走出去”,带动境外勘察、规划、咨询、造价、监理、项目管理等高附加值业务发展。支持以工程承包项目为先导,投资建材、农牧、矿山资源、商业物流等相关产业领域。引导企业提高属地化经营水平,支持以收购或合资的方式参股当地设计院所、工程企业,实现与所在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鼓励开拓“一带一路”和非洲建筑工程市场。支持以建营一体化、投建营一体化等方式参与境外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实现由建设施工优势为主向投融资、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的综合优势转变。

加工服务。立足郑州市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建设“世界工厂”郑州典范。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技术溢出效应强的先进制造业加工贸易发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集群。将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建成千亿级加工服务贸易基地,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铝产品等百亿级优势产业加工服务集聚区。支持宇通客车境外组装服务。推动传统加工贸易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向研发、设计、维修、再制造、检测等产业链两端延伸。支持单一制造向服务型制造业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的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自主研发方式发展。对“两头在外”服务贸易的中间投入,在政策等方面探索系统化安排与支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聚。稳定外资政策预期,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维护与维修服务。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培育发动机维修、测试,机体大修、重要系统和结构改装、航线维护、零部件翻修、工程服务和维修培训等航空器维护与维修服务,促进航空器及零部件研发、维护与维修企业在自贸试验区集聚。依托中车中原经济区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发展跨境铁路养护与维修、境外轨道交通维修与维护、铁路车辆检修、铁路通信设备维修、信号控制系统维护。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扩大成套大型养路机械和铁路线路维修服务出口。

                                    专栏2 塑造传统服务贸易新动能重点举措

传统服务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传统服务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服务贸易公共平台,整合郑州市数字化转型资源,为传统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入境旅游促进行动。实施赴郑旅游全球推广计划,丰富旅游境外宣传渠道。发挥好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作用,加强与重点客源国城市合作。提高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国际客运航线,进一步优化签证政策及通关措施,便利外国人来郑旅游。

国际运输能力提升行动。依托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郑州),加快推进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发展,加密国际货运航线网络覆盖度,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持续推进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中国邮政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五、主要任务

(一)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构建发展新体制机制。建立“全市统筹、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服务贸易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郑州市服务贸易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服务贸易发展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完善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打通部门联动通道,实现部门数据共享。落实各区县(市)政府服务贸易发展的主体责任。建立服务贸易发展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将发展指标纳入各区县(市)绩效考核体系。

培育融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拓展服务贸易新型业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推进服务贸易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郑州市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提高货物贸易中服务占比。推动服务贸易与双向投资相互促进,鼓励外资投向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领域。推进“保税+”业务创新发展。引导“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探索“大数据+电子商务+外贸”发展模式。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发展“旅游+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一体化业务。组建全市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机制。

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建立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信息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大科学中心、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国际业务,推动服务贸易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发挥作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研发合作。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设立服务进口创新功能区。

争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放大国家中心城市、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国家政策平台的叠加效应、联动效应和乘数效应,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便利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健全促进体系、优化政策体系、完善监管模式、健全统计体系。出台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加强对试点地区申报工作的落实和督促,争取尽早进入创新发展试点地区行列。

专栏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重点举措

全面推动郑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依据商务部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结合郑州实际情况,编制《郑州市全面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同上海、武汉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交流,学习推广试点经验。

 

(二)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开放制度体系。推动制度型开放与要素型开放相衔接、自主开放与规则开放相结合、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促进。探索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全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制定适合郑州实情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放宽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有序扩大服务贸易开放领域,先行开放旅行、运输、建筑、医疗、教育、文化、数据等发展需求较大的领域,同步开展压力测试,守住开放风险底线。

在旅行领域,允许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内注册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在中服免税郑州店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郑州免税店整体布局方案,积极申请在机场周边建设离豫免税店,并在机场口岸为市内免税店设立提货点,打造辐射中原城市群的全球免税品集散中心。

在航空运输领域,支持航空公司开辟郑州至共建“一带一路”航权开放国家国际航线,主动对接中国民航局,申请简化相应经营许可审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航空公司和郑州的航空公司共享国际航班代码。支持外商投资客运和货运航空公司、民用机场等航空产业项目。

在建筑领域,探索国际通用的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服务模式,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取消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要求。允许台湾居民参加注册城乡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

在文化创意领域,允许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内的外资企业开展境内外文化艺术品(非文物)的展示、拍卖、交易业务。允许在自贸试验区内的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举办国际性文娱演出,优化营业性演出许可审批。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国际艺术展品担保监管模式。

在医疗领域,支持境外优质医疗机构在郑合作办医,开展医疗服务项目。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内试行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医疗机构收费项目目录,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价格。支持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推动国际商业医疗保险结算试点。支持设立国际研究型医院或研发病床,开展跨境远程医疗等临床医学研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及专业护理服务机构。

在金融领域,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范围扩大至境内外机构在郑州设立的投资管理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范围,允许开展包括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业务。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

在数据领域,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模式,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开展汽车、运输物流、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医学研究(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除外)等领域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推动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数据流通备份审查、跨境数据流动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期货交易机构因集团化管理而涉及其在境内控股期货交易机构向境外报送有关数据。

(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实施服务贸易企业“十百千”培育战略。“十四五”期间,在10个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着力打造100家服务进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的领军企业,培育1000家服务进出口超过500万美元的大中型企业,培育若干“专、精、特、新”小型企业。

数字贸易企业培育壮大工程。推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研发成果转让及委托研发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企业加快集聚。支持中机六院、郑州机械研究所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企业扩大境外业务。加快建设全球第二总部和上汽全球数据中心。支持天迈科技、金惠计算机、大信橱柜等国家级试点示范企业扩大跨境技术贸易。鼓励信大捷安、山谷网安、金惠计算机等企业开拓国际网络安全业务,支持恒茂创远、众诚科技、捷安高科等壮大成为虚拟现实领域的领军企业。探索以市场换合作计划,集聚一批头部数字贸易企业。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引入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数字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中国事业部、离岸结算中心和全球交付中心。深化与华为、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数字巨头合作,推动新华三、浪潮、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海康威视、安图生物等开展数字贸易。招引三六零、奇安信、天融信等一批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带动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出口。吸纳一批国际渠道宽、出口能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新闻出版企业。支持境内外独角兽企业在郑设立子公司参与5G、区块链、第三方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设施建设。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含量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支持郑州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专业和管理咨询。推动数字经济组织(郑州)数字中心、东盟(郑州)数字中心、泰国TCC集团等各类国际商务机构入驻。

传统服务贸易企业做大做强工程。鼓励郑州海外国际、易美国际、中信国际、南湖国际、河南康辉等旅行社在重要境外客源地设立入境旅游业务分支机构,与境外有影响的旅游组织、旅行社、航空公司开展合作。引进中青旅、中国中免等一批国际游客资源丰富的国际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公司。支持国际货代企业在郑设立分拨转运中心和货物集散中心。引进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西部航空等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子公司,培育一批豫籍全球性物流企业和跨境电商出口平台企业。鼓励具有海外业务能力的中铁七局、中铁隧道、国基集团、市公路工程公司、水利水电十一局郑州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承接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支持郑州数字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布局全球服务网络,通过海外并购、跨国投资等方式设立境外交付中心、共享中心。

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千方百计提高本地企业国际接包能力,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建立海外交付中心和营销中心。支持新开普、威科姆、八六三软件股份等通过协同发展离岸在岸业务做大做强。鼓励枫华实业、约克动漫、百禾传媒、中原网络、书网教育、羲和网络等“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在信息安全、大数据、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服务外包企业。搭建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境外中资企业向在郑企业发包。

专栏4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重点举措

组建服务贸易产业联盟。搭建郑州市服务贸易领域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行业协会、企业主体、专业机构开展政策对话、经验交流和务实合作,培育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同中部地区城市服务贸易合作,推动成立中部地区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产业联盟。

 

(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提升与港澳台服务贸易合作水平。加强郑州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对接,积极发展在旅行、医疗、金融、会计、会展、法律、市场推广、物流、设计、知识产权等领域服务贸易。支持郑州企业与港澳企业携手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鼓励中国香港金融机构、商务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人才联合郑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郑州与中国台湾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加工服务、维护维修等生产性服务外包合作。

加强与RCEP成员国间服务贸易来往。建立中国(河南)—东盟合作交流洽谈机制,扩大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维护维修、制造业信息化数字领域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旅游、物流、金融、建筑、大数据、5G、中医医疗等领域服务贸易合作。大力承接日本软件开发及业务流程外包,积极承接韩国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等知识流程外包。

提高与欧洲服务合作能级。深化与意大利动漫影视文化贸易合作。加快中俄科技经贸产业园建设进度,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交流、教育服务、轨道维护维修、融资租赁等服务贸易。建立与德国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加强智能制造、技术贸易、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合作,推进郑州商品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合作落地。拓宽与法国、西班牙、英国、波兰等国家服务合作领域,争取在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和咨询等领域合作取得突破。

深化与美国等贸易伙伴合作。积极承接自美国、加拿大的工业设计、软件研发开发、应用软件、信息技术运维服务、解决方案、呼叫中心等服务外包。扩大对澳大利亚系统软件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出口。积极拓展与阿根廷、巴西、哥斯达黎加、智利、秘鲁等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

专栏5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重点举措

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畅通行动。在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本地大型国际会议、投资促进活动中增设服务贸易合作安排。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家平台,积极开展郑州服务贸易专题招商和企业贸易洽谈。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等境内外知名国际会展活动。研究在郑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合作交流活动。

服务企业“走出去”行动。支持服务业企业参与境外产业合作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增加境外营销网络等商业存在。鼓励中小企业组建联盟,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实施“跟出去”服务战略,支持有较强竞争力的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跟随制造业企业、工程企业参与对外投资项目。

 

(五)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1.构建“双核双带十二组团”布局

——高新区数字贸易发展核心区。以863软件园、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国家大学城、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主体,重点发展软件研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导航与位置、动漫影视、电子商务平台等数字服务,打造数字服务出口核心区,积极发展国际教育、留学、人力资源服务。

——郑东新区数字贸易发展核心区。强化数字贸易对中原科技城和金水科教城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以金融岛片区、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云湖大数据产业园、鲲鹏软件小镇、千玺广场为主体,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资本创新,发展系统应用软件、金融保险、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生物研发、国际会展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打造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

——黄河文化旅游发展轴。以连霍高速为主线,西接康百万庄园,中联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西山遗址、荥阳故城、大运河通济渠,东至官渡古战场,形成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轴,整合古城、古街、古墓、古道、古堡、古镇、古庙和古居等黄河文化标志性文化旅游要素,打造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及黄河文化入境旅游目的地。

——丝路运输服务发展轴。以京港澳高速为主线,以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和郑州国际陆港为核心,串联郑州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园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有色金属国际物流港产业园、全球跨境E商务产业园区(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国际航空物流园区、新郑市传化物流小镇、好想你健康食品物流产业园等国际物流园区,打造以“空中丝绸之路”为核心、“四路协同”的国际运输服务发展轴。

——航空港区。依托国际交通枢纽优势,突出智能、跨境及保税特色,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国际加工服务、保税物流、保税医药研发、保税维护维修、保税检测检验、保税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服务。

——经开区。依托跨境电商核心功能区、滨河国际新城核心功能区、国际物流园核心功能区,发挥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优势,用好世界传感器大会、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等平台,重点发展国际运输物流、跨境电子商务、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设计、技术贸易、维护和维修服务。

——金水组团。依托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等国家创新平台,以郑州国际金融港、金科智慧城片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主体,发展文化娱乐、旅游、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金融后台服务、大数据服务、工业设计、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

——二七组团。高标准建设二七商圈和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加快文化复兴、产业复兴、城市复兴,打造入境游客境内消费打卡地。以二七南部产业片区为主体,做好服务消费升级“大文章”,整合三甲医院、康复医院、康养设施、互联网医疗等医疗设施,发展入境中医药健康、远程中医医疗服务、基因检测服务。

——惠济组团。以黄河科技园和大运河文化片区为主体,建设古荥大运河文化区,发展入境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娱乐及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上街组团。抢抓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以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为主体,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错位发展,发展工程咨询与设计、工程总承包、飞机组装、航空运营、通航服务、航空培训。

——管城组团。依托郑州市宇通工业园、商代王城遗址文化区和金岱产业集聚区,发展嵌入式软件研发、新能源整车开发测试、供应链金融、境外汽车4S服务贸易,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运输物流及商务咨询服务。

——中原组团。发挥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以中央文化区和中原新区须水河核心片区为主体,发展海陆空运输、过境货物国际物流货代、建筑服务、工业技术、工业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荥阳组团。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中车中原经济区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及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为主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轨道交通维护与维修、新材料研发设计与技术贸易。

——新郑组团。以黄帝千古情中心板块和郭店物流基地配套服务核心区为主体,建设根亲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运输物流、动漫制作、呼叫中心。

——中牟组团。以郑州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园核心板块、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官渡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主体,着重发展文化创意、汽车零部件研发和软件研发、新药物和精准医疗研发生产服务。

——登封组团。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嵩山少林景区为核心,打造嵩山文化集聚区。立足“少林功夫”,打造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境外文艺演出、影视制作、网络视频、文化产品的对外翻译、配音及制作等文化服务,努力建成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巩义组团。建设黄河文明发祥地核心地区,实施双槐树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串联北宋皇陵、唐三彩古窑址、河洛汇流处、杜甫故里、常香玉故居、康百万庄园等黄河文化资源,发展入境文化旅游、纪录片、文化产品对外翻译、配音及制作。

——新密组团。以新密产业新城和伏羲山景区为主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国际服装设计、新材料生产性服务及文化旅游。

2.打造六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推动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出台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引领带动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形成服务贸易的强大支撑。

——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立足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扩大服务出口规模,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数字服务出口企业,加快服务出口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服务出口支撑平台,探索数字服务行业对外开放,落实一批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项目。探索数据跨境传输监管机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探索便利安全的数据流动机制。探索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性开放、监管和权益分配等制度规范,形成国内知名、中部地区领先的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文化出口基地。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嵩山少林景区为核心,围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功夫两大文化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功夫城、功夫大学、功夫论坛等一批吸引入境游客的重大文化项目,拓宽国际营销渠道,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将登封市整体打造成国家服务出口基地。

——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中医院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与国际医疗保险企业合作,鼓励通过多元化投入模式开设海外中医药服务贸易,争创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促进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与二七南部产业片区、荥阳市居健康示范区协同发展,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开展跨境互联网医疗,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依托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等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中原版权贸易基地、中俄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建设中部地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将高新区和郑东新区建设成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四区两中心一平台:国家专利导航试验区(首批8个之一,荥阳),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整个行政区)、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区(目前银行有质押指标,目前只靠知识产权质押银行不会,一般要硬件联合,政府担保(如果失败政府补贴一部分),)、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全国唯一,金水区,独立运营,正处级单位)

——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出口基地。以金水区、高新区、航空港区为主体,发展壮大5G及北斗产业集群,,加快城市智能交通、农机全天候无人驾驶精准作业等行业应用,推进北斗导航系统与移动通讯、互联网及高端装备制造深度融合,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金融服务出口基地。以郑商所为主体,做强期货产业链,发展跨境期货衍生品服务业务,支持向衍生品综合业务服务商转型升级,优化境外分设机构布局,打造亚洲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加快建设龙子湖基金岛、郑州国际金融港,形成辐射中部地区的金融服务贸易集聚区。

(六)建立全球促进网络体系

高水平举办开放合作与贸易投资活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合作峰会。做大做强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投促活动服务贸易合作功能。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国家平台,设立郑州服务贸易专题招商和企业贸易洽谈。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境内外知名国际会展活动。

建立与重点服务贸易伙伴合作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友好城市服务贸易合作领域。高水平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支持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河南航空港国际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海外并购和对外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塞拉利昂国基工贸园、环维多利亚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鼓励中小企业组建服务贸易联盟。建立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郑州律师事务所开展“一带一路”商事仲裁、调解等国际商事调解业务。

搭建服务贸易专业投资促进平台。构建国际旅游、运输物流企业建设国际化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技术贸易、服务外包、文化贸易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统一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国际汽车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发展平行进口车、进口车、零配件进口以及二手车出口新业态。发挥郑州市贸促会、郑州国际商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等平台促进作用。支持委托国际资源丰富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举办境外产业对接活动。

(七)构建中高端人才体系

发挥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吸纳器作用,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实现人才供需平衡。

建立服务贸易引人留人机制。在“黄河人才计划”项下设立服务贸易人才专项计划。推进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建立郑州中高端人才需求目录,出台中高端人才认定标准。支持对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高校研发机构等中高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

创新校企人才培养模式。落实 “十万码农”培养计划,创新软件和信息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与国内外高端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批重点领域拔尖人才、基础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鼓励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高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开设服务贸易专业。支持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增加服务贸易课程设置。

完善境外人才引入机制。对境外高端人才境内经常项目项下合法收入,办理个人赡家款项下购汇汇出,缴纳随行子女在境内就读国际学校学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端和涉外教育医疗机构为境外人士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提供便捷服务,实施境外人才就医使用国际商业医疗保险结算制度。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证件审批流程,逐步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允许外籍人员使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办和参股内资公司。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用好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事项),配套新设立市级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特色服务贸易基地建设、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技术及技术服务出口。支持基础研发开发、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数字技术开发、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环境服务及技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支持举办境内外投资促进活动、设立境外交付中心与分支机构、在岸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人才培训。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纳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范围。增加文化旅游宣传投入。

(二)持续推进减税降费

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和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免税,落实跨境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加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力度,奖励新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落实国家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抵扣政策,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出台配套研发创新奖励机制。对境内研发费用占研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的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医药企业,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研究在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实施中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将更多服务贸易领域纳入郑州市出口退税资金池。落实服务贸易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地与工业企业同价的政策。降低与服务贸易产业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企业社保实际缴费金额。

(三)创新金融服务

建立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发挥郑州“外贸贷”作用,引导合作金融机构降低中小外贸企业贷款实物资产质押要求。加大郑州高新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对服务贸易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引导商业银行创新适合服务贸易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出口退税帐户质押、供应链融资、海外并购、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租赁等融资业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推动开展国际物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软件和技术进出口、工程咨询、维修维护等信贷业务。鼓励外资机构在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信用评级等领域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竞争。

(四)提高便利化水平

拓展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贸易专区功能,将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加工贸易保税、跨境电商等各类有关事项纳入“单一窗口”。探索拓展暂时进口货物单证制度适用范围,延长单证册有效期。推动境外人员来郑旅游就医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化。推动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空港直接过境旅客和直接往返机组免办边检手续及外国人落地签证政策。开展外籍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允许外籍技术技能人员按规定在郑州就业、永久居留,允许在中国高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在郑就业和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外籍硕士留学生可直接在境内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依规办理工作居留证件,并在本市内提供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探索航空器材包修转包修理便利化措施。

(五)建立统计体系

建立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系统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跟踪联系制度。创新企业按期填报数据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催报制度。推动数据填报与企业支持政策挂钩、与区县(市)政府绩效考核挂钩。构建服务贸易统计监测平台,建立服务贸易数据库,开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业务调查研究及运行监测。探索涵盖四种模式的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方法。探索数字服务、国际旅行、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推动商务与税务、外汇管理、出入境管理、海关、金融、文旅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六)强化规划实施

加强规划落实。发挥市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等方面的协调,推动商务、发改、工信、财政、税务、科技、教育、统计等部门政策形成合力。加强本规划与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有机衔接。

明确部门分工。郑州市人民政府统筹产业发展全局,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市商务局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各区县(市)、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本规划,研究制定有关实施方案。

强化规划实施评估。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价,总结阶段性成绩、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完善举措,确保规划目标、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