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7837439/2022-00005
  • 郑州市商务局
  • 专项规划
  • 2021-12-23
  • 2022-01-10
  • 通知
  • 郑服贸〔2021〕2号
关于印发郑州市服务外包“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服务外包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23日

郑州市服务外包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郑州深化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郑州服务外包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函〔2020〕111号)《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20〕12号)等文件精神,总结“十三五”时期郑州市服务外包发展成就和问题,分析“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推动郑州服务外包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重要成绩

“十三五”时期,郑州市服务外包快速起步、高速增长,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接包能力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明显壮大,境外布局加速拓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十四五”时期服务外包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模快速扩大,增速远高于示范城市平均水平。2020年,郑州市服务外包执行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在岸执行额6.3亿美元,增长62.8%;离岸服务外包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执行额1.3亿美元,下降25.4%。2017-2020年,郑州市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34.3%,比示范城市年均增速高26.0个百分点。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年均增长19.7%,比示范城市年均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在岸服务外包年均增长38.6%,比示范城市年均增速高27.0个百分点。

——结构不断优化,ITO和KPO占比持续提高。2017-2020年,ITO、BPO、KPO执行额结构从19.4:77.5:3.1调整为31.9:58.6:9.5,ITO和KPO执行额占比分别提高12.5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其中,离岸ITO、BPO、KPO执行额结构从6.8:93.2:0调整为18.7:78.5:2.8,离岸ITO和KPO执行额占比分别提高11.9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在岸ITO、BPO、KPO执行额结构从23.6:72.3:4.1调整为34.8:54.2:11.0,,离岸ITO和KPO执行额占比分别提高11.2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

——离岸服务外包增长较快,为服务出口注入新动能。“十三五”期间,郑州信息技术运营与维护、采购外包、设计服务等离岸外包业务增长迅速,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7年-2020年,郑州市离岸合同执行额从0.79亿美元发展至1.35亿美元,占服务出口的比例从3.2%上升至的6.2%,提高3个百分点,对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0.7%;占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的比例从31.6%上升至的37.5%,提高5.9个百分点,对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50.9%。

——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实力逐渐增强。2017-2020年,郑州市累计新增服务外包企业262家,累计新增十三项国际资质认证185个。截止2020年底,郑州市服务外包企业1010家,十三项国家资质认证329个。2020年,执行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1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20家。锐之旗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达1.5亿美元,宝聚丰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近5000万美元,维纳斯、易赛诺和致欧家居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超1000万美元,大企业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导力量。

——吸纳就业能力稳步提升,对稳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服务外包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器和中高端人才的蓄水池。2017-2020年,郑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累计新增从业人员5.9万人,新增受训人数2.2万人。截止2020年底,郑州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11.6万人,是2017年的1.5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3.7万人,是2017年的1.4倍。

——国际市场布局持续优化,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取得突破。郑州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前五大业务来源地是中国香港、俄罗斯、德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合计执行额占比95.8%。其中,中国香港是郑州最大的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2020年郑州承接自中国香港服务外包执行额9678.0万美元,占比超过70%。2020年,郑州市开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等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执行金额2204.0万美元。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郑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和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偏小,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的排位有所下降。服务外包产业生态薄弱,企业集聚速度相对较慢,大型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偏少,接包能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不强,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融合效应发挥不充分,电子信息、跨境电商产业优势尚未转化成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胜势。企业拓展外包业务渠道不多,促进体系亟待建立。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

二、发展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数字化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加了对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的外包需求。疫情之“危”孕育了数字服务外包加快发展之“机”。网络购物、网上展会等新业态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宽了服务外包的应用场景。医药和生物技术、医学检验、临床试验、实验室服务、疫苗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因“疫”发展,为全球服务外包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转型升级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40号)要求,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发展,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20〕12号)提出,服务外包成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方式,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力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接发包中心。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将为郑州市服务外包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深化开放机遇。中国区域经贸合作网络不断完善,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迈向更高水平。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RCEP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将为区域经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12月,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展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中欧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将带动双边商品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中国贸易伙伴的不断扩大将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融合发展机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深化,全要素对接、全产业链连接日趋明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综合解决方案需求加速释放。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延伸链条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总集成能力不断提高,承接咨询设计、采购、供应链金融、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新型总包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外包向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定制、共享平台、电子商务等新经济领域融合渗透不断深化,行业应用需求更为强劲,创新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郑州战略机遇。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有利于吸引优质服务外包企业入驻,促进郑州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步入升级版,有利于加强服务外包国际合作,推动离岸服务外包繁荣发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有利于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形成数字服务外包新动能。

(二)存在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郑州市服务外包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和内部供给能力不足的双重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国际生产消费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传统服务外包业务大幅萎缩。大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资本和人才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业务转型和产业整合,不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力图继续占据服务外包产业链中高端环节,主导全球主要接包市场格局。郑州市服务外包企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和领军人才不足,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同时,长期以来在工作执行层面,服务外包价值被低估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存在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服务外包与国内需求、货物贸易及双向投资协同发展,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紧密结合,促进新领域新动能不断涌现,维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繁荣,构建离岸在岸外包齐头并进新局面,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数字引领。加强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

——坚持跨界融合。鼓励服务外包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深度拓展,加快融合,重塑价值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形成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坚持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离岸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引进先进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推动离岸在岸服务外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推进。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直辖区(县)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业务,鼓励其他地区发展符合地方特色的服务外包业务。

(三)发展目标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郑州市发展条件,提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服务外包产业体系,全市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力争达到40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6亿美元,占服务出口的比重持续提高。建成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及示范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人均产值达2.5万美元左右,在中西部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的排名进入全国中等行列。服务外包成为郑州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

软件研发服务。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卡脖子”问题,推动工业技术的软件化,加快推广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率先研发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领域的基础软件。大力发展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工业装备、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提升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制造等相关软件的自主研发开发水平。积极发展面向智慧城市、工业应用、智能家居、农业气象、医疗卫生、汽车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支撑软件。推动软件研发模式创新发展,承接软件研发开发、软件工程、技术服务、测试服务外包,提高产业化水平和服务出口能力。

集成电路与电子电路设计服务。抓住国产化替代机遇,突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大力发展面向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电子电路设计服务。加快布局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芯片,培育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产业链,形成对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核心芯片的替代能力。

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加快推进金水科教园国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建设,搭建创新孵化平台,大力发展安全芯片研发、网络安全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服务、工业信息安全服务、人工智能安全服务,加快部署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研发、管理、运行、咨询与技术支持服务链条,构筑信息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云计算服务。推进“万企上云”计划,大力发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云(IaaS)、平台云(PaaS)、数据云(DaaS)、软件云服务(SaaS)、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等云计算服务。积极发展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云安全技术及存储芯片、应用框架软件、数据库管理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建设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性云计算平台。提升云平台基础设施的能力,完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防护等云服务,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促进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更多的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

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依托“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能城市治理等智慧解决方案服务。发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支持发展地理遥感软件信息和位置解决方案服务。

(二)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知识流程外包

文化创意服务。围绕根亲文化、功夫文化、黄河文化等内容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服务。加快培育动画前期外包、二维中期外包、三维中期外包、后期服务、渲染服务等全链条动漫研发外包服务。加强政企合作,鼓励企业为政府公益事业、品牌宣传、重点项目推广等提供广告创意设计服务。鼓励开展网络游戏研发服务,加快移动游戏、电子竞技、游戏直播、虚拟现实游戏等新业态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现代食品、区块链、量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吸收再创新,大力发展国内外专利商标申请、版权登记、行业专利分析与预警等专业服务,积极拓展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服务业态。

大数据服务。抢抓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推进郑东新区智慧岛及郑州大数据产业园区项目实施,加快大数据产业链布局,建设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积极发展数据容灾备份服务、数据存储云服务,重点培育数据内容审核、数据清洗、数据采集加工、数据标注、数据呈现等服务业态。丰富大数据应用场景,依托“数字郑州”,支持发展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高端业务。

工业设计服务。围绕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服务与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现代食品等优势产业相融合,支持宇通客车、三全、思念、好想你、白象等知名品牌带头释放合作需求,大力发展产品性能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机械设计、包装设计服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程技术服务。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产能输出,以中铁七局、中建七局、中国电建河南工程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局等为龙头,推进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隧道、桥梁、高层建筑等领域工程技术服务,发展工程规划服务、勘测服务、设计及咨询服务等,支持技术升级,推动向智能化、绿色化工程技术服务转型。

(三)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业务流程外包

供应链管理服务。立足全国交通枢纽门户建设,加快推进空路、海路、陆路、网路“四路”协同,强化多式联运,以“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中欧班列”、铁海联运为突破口,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应链管理合作,开展采购服务、物流配送规划、运输方案升级、物流网络设计、仓储库存配置、智慧物流等增值服务。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面向医药、美妆等特色产品的产品溯源、冷链仓储、保税仓优化等服务,积极发展智慧仓储、智慧配送、智慧调度服务。

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立足郑州中部地区外贸大市优势,支持企业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促进互联网推广服务向数字营销转型,发展完整客户画像服务、整合营销服务、定制化精准营销服务,提升郑州货物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金融后台服务。加快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引进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供应链金融等机构,鼓励省内金融机构分离后台业务,支持设立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等区域金融后台总部,带动发展清算服务、银行卡发放管理服务、档案管理服务、客户服务、定损理赔服务、数据处理服务、金融灾备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立足郑州人力资源,辐射中原城市群,培育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人事管理服务、薪酬福利服务、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积极拓展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升级等高附加值服务。探索面向外籍人才、高端人才提供特色定制服务。

维修维护服务。挖掘郑州市装备制造业对外加工优势,发展发动机维修、机体大修、重要系统和结构改装、零部件翻修等航空器维修维护服务。依托中车中原经济区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发展轨道交通维修与维护、铁路车辆检修、铁路通信设备维修、信号控制系统维护等服务。引导维修维护企业向综保区、自贸试验区集聚,积极培育保税维修维护服务。

(四)推动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千方百计提高本地企业国际接包能力、扩大承接离岸业务规模,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建立海外交付中心和营销中心。加快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供给质量,在信息安全、大数据、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特色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能力的“专、精、特、新”服务外包小巨人。鼓励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开展国际战略伙伴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实现自我技术的提升与创新。探索企业抱团出海新机制新模式,促进服务外包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工程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郑州装备+郑州服务”、“郑州工程+郑州服务”国际化进程,在交通物流、软件和信息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新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一批抱团出海的示范企业和成功案例。推动服务外包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支持货物出口企业开展研发设计、采购、物流运输、全球采购、分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鼓励货出口企业单独签订生产性服务合同,或者在货物出口合同中列明生产性服务内容。支持郑州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家对外援助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鼓励参与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促进境外中资企业向郑州企业发包。引导在岸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到2025年,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超过1亿美元的领军企业2家以上,执行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左右。

加快发展在岸服务外包。抢抓扩大国内需求新机遇,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在岸服务外包成为郑州参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式。在软件研发服务、集成电路与电子电路设计、网络与信息安全、云计算等重点领域培育4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接包能力强、交付能力强的“三强”服务外包企业,打造承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产业协作和梯度转移的主力军。在供应链管理、金融后台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维修维护服务等领域培育20家市场规模大、吸纳就业人数大、社会责任大的“三大”服务外包企业。在大数据、文化创意、知识产权服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等领域培育40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均产值高的“三高”服务外包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以应用场景为切入口,支持国内独角兽企业、外资企业在郑州设立子公司参与5G、区块链、第三方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设施建设。鼓励制造业企业将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互联网营销等服务环节分离出来,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或者外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支持制造业企业分离外包部分非核心制造环节,专注攻克“卡脖子”技术和服务,实现“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到2025年,在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超过1亿美元的领军企业5家以上,执行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5家左右,服务外包示范企业20家左右。

(五)优化离岸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布局

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市场多元化,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格局。把郑州的国际交通枢纽优势、文化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合作优势。

巩固优势市场。提升郑州与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层次,加强在金融、会计、法律、市场推广、物流、设计、知识产权等领域服务外包合作。积极承接台湾电子信息加工服务、维护维修等生产性服务外包。推进中俄科技经贸产业园建设,积极开拓知识产权服务、铁路设备研发和检测、工程技术、飞机维护维修等服务外包业务。

做大周边市场。拓宽与韩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大力承接大健康、医美研发设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抓住日本经济总量大、老龄化严重、服务发包需求旺盛的机遇,加强数字经济合作,积极承接软件研发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业务。提升与哈萨克斯坦、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贸易伙伴合作能级。

拓展欧美市场。以德国曼海姆、法国尼斯、意大利罗马、西班牙格拉纳达、英国巴恩斯利等结对城市为突破口,拓展与欧盟国家在数字贸易、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低碳能效、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产业合作。提高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荷兰等国家高附加值服务外包承接能力。

五、重要工程

(一)服务外包制度创新工程

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建立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加强对郑州市服务外包重点领域的支持引导,制定并发布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完善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体系,优化技术先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中小企业认定体制,简化服务外包领域行政审批程序。推动服务外包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企业销售电子发票全覆盖。实施服务外包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构建推动工作新体制。强化市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更紧密的政府部门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服务外包工作推进会,形成目标统一、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工作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将发展目标纳入全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新体制。

(二)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工程

优化服务外包结构。深化服务外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主动融入智能制造,积极发展与智能制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云计算服务、软件研发开发服务、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设计服务、智能装备研发运维服务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提高人工智能服务、大数据服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等知识流程服务供给能力。培育供应链管理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新业态。到2025年,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研发、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维修维护等重点领域服务外包的占比达70%左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占比达到60%以上;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的离岸服务外包达到70%以上。

加快数字化专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向数字服务提供商转型。推动信息技术和知识流程外包企业加快向数字服务提供商转型,增强业务流程外包企业专业能力。加快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外包发展,推动呼叫中心企业转型升级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广泛运用5G技术,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推动企业、业态、载体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支持企业从单一项目承包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推动软件研发模式创新,支持制造业企业分离信息技术研发部门成为专业服务供应商。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通过分拆上市等方式分离或外包专业服务。

鼓励对外发包。加快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外发包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体制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发包基础性和共性业务,提高攻关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等自主核心业务能力。探索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等领域,通过对外发包实现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在“城市大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采购一批数字服务、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及专业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包。鼓励通过在境外设立商业存在,输出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标准,拓展当地市场,掌握供应链话语权。支持国内企业向境外中资企业发包,带动中国标准、文化、品牌“走出去”。

(三)服务外包产业合作工程

推动与北京开展产业梯度转移合作。发挥郑州人力资源优势和北京人才优势,推动打造京郑服务外包产业梯度转移合作示范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大数据、金融等特色优势领域的服务外包合作。支持企业在北京设立接包中心、在郑州设立交付中心和结算中心。建立软件开发测试、数据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互联网运营服务、呼叫中心等服务外包向郑州转移的体制机制。

探索与上海共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加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上海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协同,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交流合作,促进资金、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资源跨区域配置,推动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专业化分工和合作,促进郑州企业成为上海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

扩大与广东服务业开放合作。坚持互利共赢,推进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市场互通、资源互享,拓展发展空间。健全产业协作机制,推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医药与生物技术研发、新能源、新材料、供应链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深化与浙江产业合作层次。深化与浙江数字经济合作,支持更多互联网、大数据企业在郑设立合资公司。推进在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发挥好合作项目技术溢出效应,将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打造成郑州数字服务出口的新引擎。

推进与江苏产业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叠加各自优势、共享各自资源,将服务外包纳入郑州与江苏高质量合作的重要领域。推动苏州工业园区与郑东新区共建产业园区,探索建立东中部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带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医药、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在岸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四)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工程

推动服务外包园区提质扩围。发挥郑州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政策优势,推进金水科教园、郑州软件园、郑州国际物流园、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向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申建一批新的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认定一批服务外包重点领域的示范企业,设立一批服务外包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推动在新郑综合保税区、经开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保税研发、维修、检测等试点。开展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综合评价,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到2025年,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达到10个左右。

提升服务外包园区技术创新力和竞争力。以园区为载体,打造境内外服务外包开放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在有条件的园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和高技术含量的知识流程外包产业集群。加强投资促进,鼓励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引进研发、结算等功能性机构,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

增强服务外包园区软硬实力。统筹规划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服务外包专业化园区。优化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增强综合配套和保障能力。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软件园等运营模式,创新园区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的企业化运营机制。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提档升级,拓展孵化、金融、投资、促进、贸易等综合服务功能。

(五)服务外包促进体系工程

构建“走出去”接包网络。建立面向东盟、日韩、南亚、欧洲、美国等国际市场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全球服务外包合作网络,建设全球招商大数据平台。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境外业务,增加境外的商业网点,支持离岸结算中心建设。探索委托国家专业机构开展精准定向的对接会。疫情恢复后,积极组织参加东盟、日韩、欧盟、美国等境外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展会,将境外举办的服务外包类展会纳入非商业性境外办展支持范围。

提高“引进来”投促活动质量。依托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各类本地大型活动,搭建服务外包专业展区、举办前沿趋势论坛。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全球(长春)制造业服务外包峰会等国家平台,组织郑州接包企业与国际发包企业开展交流、展示、洽谈及合作。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等境内外知名国际会展活动。探索社会“众招”机制,建立“众招”平台,对推荐、引荐落户郑州的机构、个人予以鼓励。

(六)中高端人才体系构建工程

发挥服务外包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器作用、留住人才的蓄水池作用、培育人才的孵化器作用,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努力实现人才供需平衡。

完善中高端人才引进机制。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流程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建立郑州市服务外包高端人才需求目录。将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纳入“黄河人才”计划、“十万码农”计划。探索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端人才、团队或项目在相关政策方面按规定予以倾斜。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对重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把引进人才团队摆在与引进项目同等重要位置,推进“人才+资本+场景”建设,实施“人才+项目”、“政策+平台”、“资金+基地”等就业创业新模式。开展外籍人才配额管理制度试点,探索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

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在内的社会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鼓励和配合重点院校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学科的服务贸易(外包)学院,加快建设新工科,设置国际贸易、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服务外包有关课程。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方式,发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指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支持校企共建学院、共设专业,培育实用性人才。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开展岗前培训的,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的,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七)国际化营商环境创建工程

健全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对标先进地区,提出郑州市服务外包营商环境评价项目、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将营商环境与政府绩效挂钩。加大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强化服务外包领域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执法监管力度。

建立服务外包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推进服务外包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开展企业资金申报、项目申报第三方专业审计。实行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与税收、便利化、融资服务挂钩。加强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外汇合规性,推动海外服务外包业务收入调整至服务项下进行结汇。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在新设立的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中扩大服务外包支持力度。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研发服务纳入省、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范围。出台服务贸易和外包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设立境外接包中心和交付中心及举办境内外投资促进活动。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际资质认证、人才培训及示范园区和项目建设。发布《郑州市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支持符合目录要求的在岸业务加快发展。

切实降低服务外包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减税政策。推动增值税实质性减税和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免税,落实跨境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加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力度,落实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奖励新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支持企业自主研发,落实国家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抵扣政策,出台配套研发创新奖励机制。研究在自贸区郑州片区实施中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服务外包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地与工业企业同价的政策。降低与服务外包产业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社保实际缴费金额。

提升离岸服务外包便利化水平。推动海关对维护维修、医药研发、检测检验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执行特殊化监管政策,实施离岸服务外包全程保税监管措施。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探索建立企业自行申报、抽样检验的通关监管机制。支持本市具备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申请服务外包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在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时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有效管理汇率风险。提高国际通信服务水平,协调基础电信运营商为服务外包企业网络接入和国际线路租赁提供便利。

(二)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建立服务外包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推动郑州市与招商资本等金融机构合作成立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推荐并支持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参投本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项目。探索运用贴息、贴保、奖励、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示范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保险专业机构对接,创新对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融资担保方式。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规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专利及版权等知识产权质押。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融资和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三)健全统计监测机制

实施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加大对直辖区(市、县)、开发区、园区及企业等服务外包统计有关人员培训力度。健全服务外包统计工作保障落实机制,将服务外包业务数据初审权限下放至各直辖区(市、县)、开发区,配套财政资金支持。开展服务外包统计宣传工作,确保数据应统尽统,提高统计数据法定性、准确性、权威性。落实服务外包统计主体责任,将统计与政策扶持挂钩。加强与北京、上海、南京、无锡、广州、杭州等发达地区服务外包统计经验交流。

(四)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市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强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推进落实落地。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总结阶段性成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完善举措,确保规划目标、指标、任务圆满完成。加强本规划与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有机衔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