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7837439/2010-00001
  • 郑州市商务局
  • 专项规划
  • 2010-07-09
  • 2010-07-12
郑州市商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郑州商贸流通业未来整体发展思路。到2015年,郑州应该建设成全国性的商贸业中心城市,成为中部六省的商贸业核心城市,并在某些品类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态势逼近上海。

从发展路径上来讲,郑州应该坚持培育产业动力和依托区位优势两条腿走路的道路。一方面,利用郑州自身的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服装、食品、汽车配件等优势和潜力产业,通过产业来推动产地型贸易的发展,利用产业的影响力来形成全国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依托郑州优越的区位条件,连接欧亚大陆桥,发展东方鹿港,通过会展、招商等措施在郑州形成欧亚贸易的集散中心。

二、郑州批发业未来发展思路。

(一)结合欧洲及中亚的进出口需求,依托欧亚大陆桥发展机遇,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小商品及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国际贸易集散中心。为此,一方面通过举办针对性的国际会展,发展以上品类的物流仓储功能,吸引采购方和批发贸易方逐步进驻郑州,另一方面,依托未来的“东方陆港”物流规划和国际物流港,建设大型综合性国际贸易园区,并引进若干规模化的进出口公司,加快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并在现有批发市场基础上提供完善的国际贸易服务专区,增加市场吸引力。

(二)国内批发贸易将在不同品类针对性采取培育大型批发企业或发展批发市场两条发展路径。批发市场将以农副产品及食品、纺织服装、小商品、建材、汽车及零部件、金属材料六个品类为核心,推动市场规模发展,力争2015年中部六省中的占比达到25%,全国占比达到2%左右,形成全国影响力。各品类批发市场应该提升摊位效益,实现市场总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为提升摊位效益,将采取四项举措,第一,进一步引导交易市场提高大型商户和规模化经销商、代理商入驻比例,第二,对现有交易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充物流、仓储、加工为主的辅助功能,以及金融服务、电子交易为主的增值服务,提高商户经营效率,第三,政府将加大对商品交易市场的对外营销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第四,普遍建设实体市场对应的电子商务平台,突破物理障碍,扩大市场范围。在摊位效益提升的同时,为扩大市场规划,将重点推进以下大型市场建设项目的建设。第一,同火车站批发市场群相呼应,再打造1个至少容纳7000个摊位、年成交额过500亿的综合批发贸易园区,成为小商品和纺织服装批发为主的期间市场。第二,新建1家大型食品批发园区,吸收现有零散批发市场的同时,提供超过4000个新增摊位。第三,打造1家超大型农副产品综合物流配送中心,集中目前的全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第四,新开发1个可容纳3-4个成交额超过150亿元建材市场的综合配送中心。第五,在现有汽车及零部件交易市场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容,形成全国影响力。第六,建设1个大型金属材料(铝材、钢材等)现货交易园区,力争年成交额超过300亿元。为加快现有市场升级和保障新建市场效益,将通过合资方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市场管理公司,实现管理经验和理念的快速输入。

批发企业以煤炭、石油、化工材料、金属材料为核心品类,推动限额以上批发企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总销售额突破10000亿元,全国占比达到3%-5%之间。为此,郑州市未来将着力打造批发企业总部经济园区,引进大型公司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销售贸易总部。

(三)期货交易市场具有明显的拉动本地经济、解决就业、同现货市场互动发展、扩大商贸国际影响力的作用,未来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依托郑商所,力争引入未来新增期货交易品种,打造综合性、现代化期货交易中心,在全国期货交易所中成交量占比超过50%,全球排名进入前5名,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郑州市内的交割仓库规模,推动农产品、金属材料及石油化工现货交易市场的发展。

(四)网点布局上,国际贸易园区将比邻国际物流港建设,同时在各大型批发市场群或园区内均布局开辟国际贸易服务专区,提供快捷贸易服务。批发市场布局将遵循“交通便利、集群发展、控制城区、周边布局”的基本原则推进,具体而言,新建交易市场园区项目将选择未来交通便利、物流发达的区域;并采取园区内批发交易市场集群、集中发展的模式推动建设;核心城区内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火车站批发市场群将从扩建进入升级改造阶段,目前的建材批发市场群聚集区域将控制进一步发展规模,在保留大型市场的同时将部分中小交易市场外迁至城市周边物流交通便利区域;分散多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逐步迁入新建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原则上不再独立建设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目前已经形成的汽车及零部件交易市场周边将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进行进一步扩容建设,打造超大型批发物流综合园区。大型批发企业所在的总部园区将布局在金水区总部经济规划园区内建设。

三、郑州零售业未来发展思路。承接郑州市“两轴八片多中心”空间发展布局,零售业将遵循“四线两圈”的发展思路。四线对应两轴,两圈对应老城区和外城区。处处体现休闲商业、景观商业、绿色商业、文化商业和网络商业五大理念,充分展示郑州现代化商都形象。形成三大市级商业中心、九大区域商业中心以及近百个社区商业中心的网络状城市商业体系。建立近10个大型购物中心、近15个大型专业卖场、50多个大型超市、800个便利终端及3条重点主题商业街。人均零售商业面积达1.0平方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形成服务郑州市内,辐射中原城市群和中部六省三大圈层消费群体的零售体系,成为中部现代化商业之都。

(一)到2015年,郑州市将形成3个市级商业中心,其中,提升改造二七商圈,新建郑东新区CBD及新郑州东站两大商圈。形成九大区域商业中心,其中,提升改造两个商圈,新建七个商圈。完善社区级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建成近百个社区商业中心。配合市级商圈定位,重点发展形成3条主题商业街。

(二)形态多样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将成为市级商圈的主导角色。二七广场的文化休闲设施搭配紫荆山购物公园让二七广场•紫荆山商圈成为集文化、休闲、旅游、购物的首站目的地。现代化生活广场融合精品购物中心,让郑东新区CBD商圈成为郑州“新天地”。借势欧亚大陆桥,在新郑州东站商圈打造中部大型奥特莱斯,成为欧洲奢侈品的天下。

购物中心和多样化的品类杀手将成为区域商圈的主导者。社区商圈基本以“大型超市+便利商业终端”模式布局,可考虑在郑东新区、惠济片区等高端社区打造“现代生活广场+便利商业终端”。

特色鲜明的专卖店、完善的休闲服务设施将成为主题商业街的主要元素。

(三)加强与各类知名商业地产商合作,为新型业态的开发助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零售运营商,为郑州带来更为丰富、时尚、现代化的购物消费体验。积极推动本地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走出河南,在拓展零售网络的同时打造郑州品牌。加强网络零售企业的引进,抢占网购市场份额。积极鼓动各类企业节能减排,营造“绿色运营”环境。

(四)引进国际高端品牌的进驻,提升城市形象,同时提升对于本地高端消费的保留和周边地区高端消费的吸附。开发本地特色产品,充实旅游购物网点。利用河南省的农业基础,开发有机健康食品,打造绿色商业、绿色零售之都。

四、郑州商贸流通业配套体系未来发展思路。

(一)结合批发市场搬迁和现有物流设施外迁的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仓库,对规划中保留的物流节点,也进行仓储设施的升级改造。其中,配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建设与市场交易配套的大型冷库,实现物流对生鲜食品交易支撑能力的突破。

培育本土物流龙头,逐步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专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推进从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驻郑州,并设立区域管理总部、职能总部,促进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充分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拓展和加深与沿海港口的合作,大力发展异地通关。

(二)鼓励大型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同时引进中小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增加为中小商贸企业服务的金融主体。加强政府、行业组织、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分散与化解融资风险和困难。

加强信用卡受理网络的建设工作,争取在未来3-5年内达到或超过上海、广州现有的每万人POS机拥有水平和商户覆盖率。鼓励发卡机构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提升信用卡使用率,争取在未来3-5年内达到或超过上海、广州现有的活卡率水平。

(三)尽快明确会展设施建设规划,特别是单体最大规模场馆的建设。培育以郑州市批发业为基础的大型贸易会展,把郑州市现有的领先批发品类以及未来重点培育的批发品类作为优先发展对象。把会展与产业招商结合起来,增加会前配对、会中咨询、会后跟踪等活动,以展为媒,促进商贸产业招商。结合河南及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基础,引进一批全国性贸易会展,引进或培育一批商贸产业峰会,提升郑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四)加强产业引导,搭建产业信息渠道和服务平台,设立商贸业发展项目库,建立对大型商业项目分类指导、分级设置的商业项目联合审批制度。确保资源投入,落实商业用地储备,为商业开发预留空间,建立针对商贸业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为商贸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经济手段引导。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加强对先进商贸企业的引入力度,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建设行业规范,建立健全行业管理规范,并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两方面的努力促进行业规范的落实和商业秩序的建立,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商业氛围。发展服务型政府,市商业主管部门积极与平行职能部门、上下级政府就商贸企业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问题进行协调。主动开展城市营销,特别是商业发展软环境的营销,塑造对商贸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五)指导旅游商品供应商加大对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投入,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购物经济的发展。搜集和整理郑州市购物场所的基础信息以及所经营品种的信息,并通过交通口岸、旅游企业以及各类媒体进行传播。发展郑州购物节,市商务局、旅游局联合成立购物节组委会,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为原则,打造辐射中原六省的购物旅游产品。

(六)推进高星级酒店的招商和建设工作,确保满足高端商旅需求。引进多元餐饮元素,打造一个代表性的特色餐饮聚集街区。

(七)加强中心城区立体交通的建设步伐,缓解市内交通拥堵状况。

 五、对郑东新区CBD进行合理规划

  空间范围包括郑东新区CBD区域,从如意湖到商务外环路,建成后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在40万平方米左右。

建设生活时尚中心-郑东新天地,采用宋代风格建筑,以低层单体建筑为主,布局精品酒店、酒吧、高档餐厅、休闲会所等,穿插小型精品专卖店及个性小店。郑东新天地的仿宋代建筑风格传承了北宋东京开封的千年梦华渊源,缔造文化商业的同时承接郑汴一体化及大郑东新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推进步行街建设,加快丹尼斯商业步行街、中油国际名店街、永威•嘉园商业步行街、中原文化步行街的落成。

该商业功能区以轨道交通1号线为依托,以郑东新天地、CBD步行街为主要节点,与商务环路外围的宝龙城市广场和温哥华时代广场相承接,打造郑州市的高端商圈,承接大郑东新区建设内涵,吸引郑州市居民中的时尚族、居住在郑州的外籍人士以及周边城市的时尚消费群体。

六、保障措施

(一)优化环境建设

1、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搭建信息渠道和服务平台,为商贸企业提供宏观引导;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亲商型”政府;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培育一批践行承诺、守法守信经营的企业;培养居民的诚信消费,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等。

2、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对我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中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提供贷款贴息支持,对引进项目的再创新活动提供研发资助。

3、优化法制市场环境。制定《郑州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管理条例》,市发改委、规划、土地、建设、工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协同市商务局做好现代化商贸城建设、商业网点规划和管理工作;清理不适应现代化商贸城建设要求的法规和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我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产业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

(二)加强政策支持

1、土地政策。修定城市总体规划时要优先考虑现代化商贸城建设的需要,并为商贸业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现代化商贸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优先列入重点项目,优先保证用地,并在用地成本方面给与适当优惠。

2、财政政策

(1)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市政府现有财政补贴政策。整合商贸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综合运用经费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现代化商贸城建设。我市财政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5000万元、会展业发展的1500万资金要形成一种制度,每年列入预算,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2)设立商贸业发展专项基金。市政府主导成立商贸业发展基金,设立现代商贸业发展引导基金和专项投资基金。发展引导基金用于对现代商贸业重点方向、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和奖励,专项投资基金用于现代商贸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兼并重组。

3、税收政策。对吸收就业量大的商贸类企业,按照其就业人员数量给予补贴或所得税优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商贸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4、价格收费政策。调整落实商贸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及收费政策,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基本同价。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1、成立商贸业融资担保机构。由政府投资成立商贸业融资担保机构,创新贸易融资和担保方式,提供专项咨询服务和担保服务,方便中小商贸企业融资。

2、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帮助本地大型商贸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支持市内大型商贸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私募基金投资我市商贸企业。

(四)强化开放带动主战略

1、以开放为抓手,引进资金、新型业态和先进的商贸流通模式。引进项目要注重增强商圈功能,注重填补新型业态和业种,注重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注重研究、吸收、嫁接国内外先进流通模式、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

2、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以我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实现产业对接和错位发展,实现区域和城乡现代商贸业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

(五)建立健全组织和多方联动机制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郑州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领导小组,赵建才市长任组长,薛云伟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研究制定现代商贸城建设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承担领导小组所布置的日常工作,负责《郑州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的落实、行业规划与管理、政策制定与衔接等工作。

2、部、省、市多级联动。建立部、省、市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汇报和解决现代化商贸城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积极争取和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支持商贸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3、强化监测,加强考核。建立全面反映现代化商贸城建设进度的统计制度和调查统计体系,建立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现代化商贸城建设的跟踪、监测和调研。按照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将现代化商贸城建设中、长期目标进行量化并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计划。

(六)实施人才兴商战略

1、加快人才引进。消除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加快制定商贸业尤其是现代物流、旅游管理、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国际贸易等行业紧缺人才的引进计划,参照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2、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我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引导现有中、高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为商贸业发展提供智力基础。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