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五方面举措助力新市民畅享新生活 我市出台政策加强相关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2-07-22 来源:郑州日报

昨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若干政策》,更好满足郑州新市民在创业就业、安居、医疗、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强化金融、财政、就业、住房、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性,提升我市金融服务的均等化和便利化水平。

聚焦新市民群体融入城市的痛点问题,《政策》重点从强化入郑就业创业服务、强化留郑安居生活服务、强化医养健康保障、优化职业培训及子女教育、其他金融服务提质增效5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

强化入郑就业创业服务

将新市民纳入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强化新市民在郑创业资金保障。强化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减压纾困,扩大生产经营,助力其更好发挥中小企业吸纳新市民、稳岗稳就业的作用。

对个人提升贷款额度,符合条件的入郑创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可同时申请国家扶持和地方扶持合计最高不超过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小微企业降低申请门槛,将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与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占比的要求下调至15%,超过100人的企业下调至8%。 放宽免担保政策范围。对新发放的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获得省级有关创业创新赛事活动规定奖项的创业人员、创业项目、创业企业,对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的信用小微企业、商户、农户,对经营稳定守信的二次创业者等特定群体,原则上免除反担保。对高校毕业生获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以上的,在20万元贷款额度内可取消反担保。

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线上服务,通过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借款人线上申请,人社部门审核借款人资格、担保机构尽职调查、金融机构贷前调查“多审合一”,优化流程、压缩时间。

针对新市民就业创业涉及较多的餐饮等服务型小微企业,探索通过政府推动、企业投保、保险公司承保的方式,运用保险机制缓释相关市场主体营业中断风险,稳定企业经营预期。

强化留郑安居生活服务

针对性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安居困难,从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供给、新市民商品住房购置以及相关安居生活保障方面,加大对新市民留郑安居的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方的信贷支持,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方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主动服务,在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购买、存量盘活、装修改造、运营管理、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提供专业化、多元化金融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自持运营。

优化公积金政策,鼓励新市民就业创业,将新市民纳入灵活就业人员,实现郑州市区内住房公积金业务受托银行就近办理开户业务。探索新市民灵活就业人员账户设立、缴存、办理公积金贷款等服务,并逐步实现“郑好办”平台线上办理,扩大住房公积金政策覆盖面,提升新市民住房公积金贷款和还款便利度。探索“1+8”郑州都市圈公积金互认业务,实现都市圈内公积金贷款互认互贷。

优化新市民购房金融服务,支持银行机构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最低贷款利率,鼓励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更好满足购房者需求。

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安居、生活等阶段的特色化金融需求和多样化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提升配套金融服务。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一行一司一品”创新行动,鼓励银行业机构以市民卡(社保卡)为载体推出“新市民贷”专属信贷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推出带有新市民特色的专属保险产品,探索形成郑州“新市民贷”“新市民保”特色的金融品牌。

强化医养健康保障

从完善健康医疗及养老服务方面,持续完善和提升对新市民的服务质效和保障水平,切实提高入郑新市民的医养健康保障,提升在郑生活幸福感。

加强保险产品创新,鼓励保险机构加强与市医保部门合作,遵循政府引导支持、群众自愿参保、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研究不与户籍挂钩、不限既往病症、不限年龄、保障适度、保费低廉的郑州定制型惠民保项目。

将老年新市民纳入《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政策服务范围。支持市民政部门继续探索并逐步实现为在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含投靠子女来郑的新市民老年人)统一投保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积极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意外保险制度。

优化职业培训及子女教育

从助力新市民待就业人群提升技术技能、做好入郑新市民子女教育等方面,加大产品及服务创新力度,切实提升新市民在郑就业的职业竞争力,增强入郑新市民子女教育的可获得性。

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促进新市民提高技术技能,提高其在城市稳定创业就业能力。鼓励驻郑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对接市人社、教育等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等政策要求,针对辖内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及项目名录,探索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对新市民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等提供金融支持。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的新市民子女就学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视情况合理延长贷款期限和还本宽限期。鼓励驻郑保险机构创新学幼险、子女升学补助金保险、教育机构责任险等保险业务以及普惠性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业务,为新市民家庭子女教育提供保险保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制度规定,加大对新市民聚集区域托育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

其他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提升新市民在郑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在权益保障、金融素养提升方面,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

针对入郑在郑农民工群体,市人社部门积极对接驻郑银行机构,发挥金融机构在信息技术、数据和渠道优势,协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提升平台运用质效。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开发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等金融产品,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针对新市民入郑在郑教育、养老、住房等消费需求,依法依规落实对民办教育机构、养老机构和住房租赁企业等机构的资金监管要求,切实维护新市民合法权益。

市、区县(市)两级金融工作部门积极对接辖区内金融机构,开展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行动,提高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本政策涉及的新市民主要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郑州常住,未获得郑州户籍或获得郑州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侧重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