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房屋
1.哪些房屋可以享受补贴政策?
答:本市行政区域内2023年9月25日前合法建造并投入使用且取得不动产权证或房屋产权证的城镇住宅房屋可以申请补贴。此次补贴只针对城镇住宅房屋,不包括酒店式公寓、商铺、办公用房等非住宅居住建筑及非住宅。
二、关于申请
2.申请人必须是产权人吗?申请人可以是单位吗?
答: 申请人应为房屋产权人。如房屋为夫妻共有,但产权证书上只有一方的姓名,应由产权证书记载的权利人申请补贴,且装修人(采购人)、发票抬头主体、购置补贴接收主体相一致,房屋装修还应与住宅装修申请主体、装修合同签订主体等相一致。
申请人不可以是单位,此次补贴对象为个人消费者。
3.父母出资为子女房屋进行装修,装修合同签订主体、发票抬头均为父母,是否可以申请?
答: 不可以。申请人应为房屋产权人,并与住宅房屋装修人或物品材料采购人、发票抬头主体、购置补贴接收主体相一致,房屋装修还应与住宅装修申报主体、装修合同签订主体等相一致。
4.同一人名下有多套房屋是否能就多套房屋申请补贴?
答:不可以。
5.同一人就同一套房屋是否可以多次申请?
答: 同一人就同一套房屋可以在“郑好办”补充录入申请补贴内容,但申请人享受补贴不得超过两万元,且资金用完即止。
三、关于补贴标准及补贴金额
6.补贴金额和上限是如何确定的?
答: 提交装修款发票的,按照可补贴物品材料购置总价的20%计算补贴金额;提交采购发票的,按照发票记载的可补贴物品材料价格的20%计算补贴金额。上述标准的上限均为每套房的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
7.装修合同约定的装修款数额、装修款发票金额、可补贴物品材料购置总价均不一致,如何计算补贴金额?
答: 装修合同约定的装修款数额应不小于装修款发票金额,且不小于该合同项下可补贴物品和材料购置总价。装修款发票金额、可补贴物品材料购置总价不一致的,以数额小的金额为基数计算补贴金额。
四、关于装修
8.2024年9月25日之前装修行为已经开始或者装修合同已经签订,是否可以享受补贴?
答:享受补贴的消费者提供的装修合同和发票需在2024年9月25日(含)之后。
9.补贴是否一定要等到装修完工后才能申请?
答: 不用,考虑到装修周期一般较长,为最大程度便民惠民,只要申请人在装修开工前及装修施工中拍摄并留存现场照片,就可以申领补贴。当装修完工后,申请人需提供装修完工自证照片及接受核查。
10.存在违法违规装修的房屋是否可以申请补贴?
答: 不可以。存在违法违规装修行为的房屋不予补贴。
11.装修时未委托装修企业或者委托装修企业实施包清工装修,物品材料款为自购,怎么申请补贴?
答: 提供采购物品材料的发票即可申请。
12.发票开具时间有什么要求?
答: 发票开具时间应在2024年9月25日(含)之后且发票开具地址为郑州市行政区域内。
五、关于物品材料
13.补贴物品材料的范围?
答: 纳入购置补贴的物品材料品类具体如下:地板、墙面、饰面砖、门窗、吊顶、窗帘、整体柜、卫具、洁具、淋浴房、管线。
14.如何提交装修补贴申报?
答: 购置物品材料并附带“采购发票”的,申请人按照发票载明的内容选择购置的品类在“郑好办”线上填写《2024年度郑州市住宅房屋装修、厨卫改造材料物品补贴申报表》。
六、关于发票
15.没有发票,但有支付凭证可申请补贴吗?发票是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专用发票?
答: 不能用支付凭证代替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均可。
16.发票的抬头是房屋坐落可以吗?填报的发票金额是否包括税额?
答:发票的抬头可以是房屋产权人姓名或申请房屋的坐落。填报的发票金额包括税额。
17.房屋装修过程中,没有支付全部装修款,只开具了支付部分的发票,可以申请吗?
答: 可按实际支付且开具的发票申请。
18.同一套房屋装修既有装修款发票又有采购发票是否可以申报?
答: 均可申报。
七、其他
19.补贴申请最迟应在何时提交?
答: 考虑申报、审核、拨付的时间问题,按照先到、先审、先得原则,建议补贴申请最迟在2024年12月15日前提交。如中央和省级补贴资金额度提前用完,以发布的政策结束公告为准。
20.申请补贴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申请补贴时,申请人需要在“郑好办”上传“申请人居民身份证照片”、“申请人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号”、“与企业签订的装修(服务)或购买材料合同、出货单等凭证”、“物品材料购置纸质发票原件(或电子发票打印件)”、“房屋改造前和改造后(或装修开工后施工)照片”和“申请人银行账号及开户行信息”。
21.申报、审核通过后,多长时间补贴可发放到申请人?补贴资金是直接打入申请人个人银行账户吗?
答: 资金拨付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实际工作进展情况,最迟在今年年底前发放完毕。补贴资金会按程序拨付到申请人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及开户行信息。
22.如在申领过程中发现有骗补、套补行为怎么处理?
答:如在申领过程中发现个人或者企业有骗补、套补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补贴资格,收回补贴。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